《学习之道》的作者在书中写道:人的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专注模式,精力聚焦,认真学习做事;另一种是发散,不做任何事,任由思维自由流淌。
理智思维要意识到。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因为我们遇到事情,遭遇困难的时刻,情绪容易陷进去,总在那里钻牛角尖,哪怕什么都做不好。
其实最需要做的是:休息。
一来可以让思维发散,很多答案自己想不到,得允许大脑随便猜测,发散的时候,胡思乱想的时候,神经回路会有很多意外的流动。
很多人有类似的经历,自己拼命想,都想不到如何解决;干脆放弃的时候,出门走走,躺着休息,突然灵光一闪,就有答案了。
二来是真的休息。
人不是机器,可以持续工作,是需要休息的,一天忙碌下来,能量消耗完,就需要足够的时间睡眠。
还有就是连续工作几天,也是需要停下来。
什么意思呢?
就是天天上班,正确工作,日常做事,都可以持续好几天后,突然有一天,什么都不想做,连日常工作都无法维持。
不需要怀疑,这也是需要休息。
是两种时间周期,一个以天为周期,一个是以星期,以月,以年为周期,后一个的周期不是那么精确,但也是存在的。
人生经常会遇到,不是挫折,而是困难,不想面对,不愿意做,有心理障碍,感觉真的难等等。
情绪上的问题,其实不算什么事情。
要正确的思考,情绪是身体发出的信号,自己要倾听,肯定有原因的,假如不知道是为什么,可以停下来观察观察。
打猎,都是在未知的环境里面,遇到风吹草动,都要安静下来观察的。
现代社会,很多事情,虽然不那么明显,但是逻辑是一样的,人的本能感觉,最是灵敏。
理智还没有反应过来,感觉早就冒出了预警。
人在困顿的时候,可能是身体疲劳,可能是行动问题,可能是方向问题,可能是有新情况,都有可能。
都是可以停下来的。
哪怕要学习,要成长,要突破,要解决自己当下的问题,中间都可以暂停。
越是剧烈的运动,越需要中途休息。
比如足球,比如篮球,时不时就暂停休息,可能三五分钟就停下来,调整节奏。
人生也是一场比赛。
还是一场没有停止的赛事,也没有明确的裁判,教练,但他们的事情,都要自己做,自己学习控场。
什么时候突围,什么时候爆发,什么时候暂停,什么时候调整,什么时候要打持久战,什么时候要长期积累,都需要自己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