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月随笔
一个月的研讨接近尾声,写写我的收获:
后浪势如破竹——
两位老师都能够重视学情,以生为本。
房老师上的是一年级的一篇童话故事,是孩子喜欢的文章类型。教学目标非常清晰,重点落实的很到位。她在课堂上增加了“课中休息”环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正在成长身体,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相对较短,课堂上用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律动让孩子放松身心,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学习,以生为本,关照儿童本位,尊重儿童,尊重生命,令人感动。不仅如此,还将一些知识编成脍炙人口的儿歌,孩子喜闻乐见,读来朗朗上口,知识精准,效果卓著!
张老师选择的是张继楼的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本篇诗歌语言比较抽象,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选文安排在抓住神态等描写来写人物这个单元,用意是让孩子想象诗中的画面,浪漫感知童年的快乐生活。因为诗歌的文体特点,所以,大部分老师都不敢挑战诗歌教学,我就是如此!张老师选择却了这三首诗歌,勇气可嘉。张老师抓住诗歌描述的画面,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句: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提供插图让孩子想象、比较找相似理解、补充资料迁移理解……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三篇诗歌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先“教“再“帮”最后再“放”,不仅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体现了“以学为主”“以生为本”的生本教学思想,课堂教学实效性较强!
以生为本,关照儿童,从一节一节课堂做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