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第一天,我们不许多少的愿望,人还是要生活在当下。
我们今天谈谈读书这个问题,很多人说人丑就要多读书,我是不赞同这个观点的,只能当做调侃。
生而为人,请务必读书。不管你是美丑,和读书这个行为没有必然联系。
如果说你真的很丑,那势必是真的要读书才能提升灵魂的高度,而那些外表尚为可观的人,不读书也只是个花瓶而已。
又有人跟我说我读了不少书,但是我还是没有感觉到我学了什么东西。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一分为二的说,如果说是工具类的书你读后不去用都是瞎扯,如果是其他人文社科类的书,读了之后他们都会融化在你的血液里,体现在你的行为上。
韩寒说:为什么我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样的话纯属瞎扯,人活着就是一个活着的方法论的问题,那么这个方法论要从哪里来,当然是阅读。
有的人会说,我平常没有阅读,但是我依然过得很好。但是我们要说的正是因为你没有读太多书,所以你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没有很高的质量。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说。
当你失恋时,你会摘引诗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落花有情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我拿真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
而不是千万遍的呼喊:“蓝瘦,香菇!”
当你看到夕阳余晖,孤雁翱翔。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是,卧槽,我靠,好多鸟,好多大鸟,卧槽,太他吗好看了。
当然还有最近很流行的段子:我去买几个橘子,你站在这里不要走动。
如果书读太少这个段子你都看不懂。
丹齐格在他的《为什么要读书》里面说过:
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读书毫无用处,正因为这个,读书才是一件大事,我们在阅读一本书,因为它毫无用处。
然而功利主义的世界,真的是这些书毫无用处吗?我想只是阅读者自己这么认为吧。
人活得总是没有书长,古往今来圣贤大抵如此,留下的只是书,那些他们之所以称为圣贤,那些他们之所以为圣贤的方法论。
我们通常会在朋友圈看到人们晒书,要么是封面、要么是翻开其中的一段内容,配上文字“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我们暂且不说这条朋友圈背后是否真的在读书,至少大家都觉得读书是很重要的。
话说回来,很多人只是身体在路上,灵魂在朋友圈里,身体一直在说要去读书,而灵魂却依然睡大觉。
读书对于灵魂来说就是一种煎熬,他们静不下来,翻开书比不上拿起手机聊聊天、看看搞笑短视频、玩玩小游戏来的痛快。
我们大多数的碎片时间都被消耗在这些无营养的东西上面,读书好像成了一种奢侈的活动,读书好像只是打发业余时间的一种非主流的东西。
不信你可以搬起你的手指头算算,2017年你读过几本书。
我们谈到读了很多书却没有发现自己学到什么的问题,这里有个关键的问题,读书一定不要让自己失去思考能力。
有句话说得很好,虽然你读的书最后都忘掉了,但是你所有读过的书都会反映在你的气质里面,当然前提是你没有失去思考能力。
就像是我们小的时候,吃过了很多的食物,但是现在让你去想想你都吃了什么,你都不一定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阅读改变思想,大抵也是如此。
当然我们也反对那些书读得越多越好的观点,就像我们要保持阅读中的独立思考能力一样,我们阅读前也要保持一种独立的选择能力。
这也可以拿我们身边的事儿来说明这个问题,吃得越多越好,运动得越多越好?
答案当然是不言而喻的,读书贵在精中带细。精的是选择,细的是思考。
那么是不是精中带细就一定能够真正的让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呢?
阅读这个东西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读书当是如此这般方成正果。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也就是说在于我们要阅读,先有这个动机才能谈境界。
我们很多人都在读点东野圭吾的书,读点鬼吹灯等这些通俗易懂的书,我们要不要读,要,但是我们得让自己适可而止,要及时的离开这个阅读的舒适区。
第二重境界也就是我们要保持自己读书时候独立思考的能力,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你说《百年孤独》写得好,好在哪里自己心中得判断出来,当然我们还得去了解他们历史背景,大多数书的阅读只有具备一定的历史和哲学知识储备后,你才能真正明白其中味。
我们最终目的是要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第三重境界。
也就是说要在阅读中找到自己,形成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明白人生每个阶段的意义所在,人生的路才会每一步都很清晰。
2018年才刚刚开始,开始你的阅读计划,一切都还来得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