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骏马
《棋王》讲述插队知青的故事,将我们的视野拉回那个不曾到过的年代。
那个年代的人都吃不饱,故事前半部分紧紧围绕着吃。棋王的出生不好,早年没了爹娘,因此对吃的问题格外敏感。他很在意别人说饿,于是总喜欢听别人在饥饿时的描述,相比之下,发觉每个人都没有他饿的那么惨。大概只有饿到极致的人才会敏感别人说吃,谈吃。看到这里,我有意识在吃饭时问母亲:“你们小时候吃不上饭,怎么扛过来的?”母亲说:“那时候物质匮乏,也到没饿死人,就是饿,吃不饱。我姐姐饿的受不了,吃了一些糠,肚子涨的慌,却拉不下屎,疼得嗷嗷叫。我就忍着,不吃,所以身材这么瘦小。”
我问妈,“什么时候有了吃饱的感觉?”母亲说的很直接:“养猪以后。生产队让我去养猪,猪也瘦,不肥。”“猪吃草,吃糠,你不是还没得吃?”我很好奇的问。“你不知道,母猪生崽的时候,生产队给母猪喂些小米,下奶好养活小猪。”“噢,我明白了。猪吃小米,你们就可以改善伙食。如果母猪一个劲的生小猪,你们也就饿不着了。”母亲笑笑,“不只是小米,还有黄豆。慢慢的日子就好过多了。那时候,人人都吃不饱。我算好的。”我想了想问:“妈,这么说,能吃饱饭就是好日子。”“是啊!与以前比,现在天天过年,天天过好日子。现在的孩子享福,吃的,穿的,用的,比我们小时候好太多。”母亲感叹。
听母亲说起那个年代的经历,转而想到《棋王》中的王一生,他对吃如此刻骨铭心也就不奇怪了。作者阿城在吃的问题上着墨较多,几乎整部小说都能看到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分量。芸芸众生能吃饱饭,不饿肚子就阿弥陀佛,谁还有闲情逸致研究棋谱,钻研象棋。俨然,知青们没有自己的精神生活,或者说不敢有太多非分之想。于是酷爱象棋的王一生就显得与众不同。
王一生家境贫寒,父亲死的早,靠母亲打零工挣钱。晚上,他在油灯下帮母亲给印刷厂叠书页子,是一本讲象棋的书。叠好了,他就一篇一篇对着看,不承想,就看出点儿意思来,有空儿就到街上看人家下棋。为此被母亲一顿痛打,打完告诉他,全家指望他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自己时日无多,妹妹就靠他了。母亲说完,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小布包,打开,是用手工磨得一副象棋子。妈说,“我不识字,怕刻不对。你拿了去,自己刻吧。”王一生捧着这副无字儿的象棋,泪流如雨。
母亲没有抹杀他的天性与爱好,因此,王一生对象棋更加痴迷。这种对象棋的热爱倾注着对母亲的回报,他不想让九泉之下的母亲失望,一直珍藏着那副无字象棋。
任何年代任何情况下,社会、环境都无法剥夺一个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下棋几乎成为王一生全部的世界,他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棋艺变得出神入化,被人称作呆子。放下棋,他是一个人,摆上棋盘,他是另一个人。他一人独战九人,展开车轮战,八胜一平,成为当之无愧的“棋王”。
与王一生相似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作者,爱读书,一个是倪斌(外号脚卵),也下一手好棋。作者刻意突出王一生、倪斌两个人物,一个棋痴,一个追求生活品质。那个年代,这两类人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先填饱肚子。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重情重义,为了远道而来的兄弟,能贡献出自己一个月的口粮配比;为了兄弟能参加比赛,舍得送出祖传的明代象棋。他们的精神世界各有不同,但却惺惺相惜,彼此看重。
一个人活着,除了填饱肚子,还得有各自的精神生活。也许是象棋,也许是读书,也许是对生活品质的捍卫与坚持。《棋王》展现了一群知青的精神世界,他们内心充满希望,从不抱怨,从不放弃,肚子可以挨饿,精神世界却不曾贫瘠,更没有消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