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点变化
9月5日,卢氏实验中学的莫校长在接我去学的路上,告诉我,让我教七年级两个班的历史,4节课。窃喜:终于可以歇歇了(可知道我在灵宝一直担任九年级呢)
9月6日早饭后,校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当时在座的还有两位(后来才知道是主抓九年级的副校长和教务主任)。校长说:“周老师,有点变化,昨天咱们学校有位九年级历史教师下班回家的路上,出了点事故,摔骨折了。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准备让你上九年级,你看怎么样?”。我有点诧异,但很快坚定地说:“我支教来到咱们学校,就是咱们学校的一员,学校有困难,我义不容辞,绝对服从学校安排”。
九年级共8个班,我带3个班,这儿课时安排比灵宝多,我有静脉曲胀,周三连续6节课下来,腿酸胀得像安了假肢,我从网上购买了静脉曲胀袜仍然坚持站着上课(我一直以为:站着上课,也是对学生最起码的尊重!)。
刚上课的第二天,主抓九年级的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等四人便不打呼地进入了我的课堂听课,听后,他们几个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号召全校教师可以随时进入我的课堂进行听课学习。
课堂上,我惜时高效,德智并举,注重方法点拨:课下,我与学生悉心交友,无话不谈,深得学生喜爱!
月考成绩揭晓,我所教的3个班名列全年级8个班中的1、2、4。因为有了另一点变化,我不得不离开了我刚刚熟悉的实验中学,当然中考成绩也无从知晓,但我坚信:天道酬勤!
2. 另一点变化
中考的前一周,卢氏教委人事股给我们在城支教的9位教师召开紧急会议,说是省政府有精神:支教与扶贪挂钩,不能在城区支教,一律下到乡下。一听情况,当时就有几位教师闹起了情绪,人事股的同志面有愧色,也很是无奈,看到这种情况,我略微思考了一下,便第一个答应服从安排,人事股的同志投给我一个欣慰的微笑。
接下来等待调离的这一周,我仍然坚持上完了在实验中学的最后一课,并一直坚持监考、阅卷,认认真真,从不敢有半点马虎,因为我深知:我在卢氏,代表的不是我自己,而是川口一中,乃至灵宝整个教育界的形象!
3. 终于不再变化的文峪生活
不得不离开刚刚熟悉的实验中学,来到离城20多里的文峪中学(所有支教教师中,我是离家最远的!)。文峪中学在文峪村,不通班车,去县城的话,要坐至少半个小时所谓的“蹦蹦车”,这还不算是要紧的,生活很难习惯,伙食单一不说,晚上吃面,除了馍菜汤外,很难见到莱;住房条件差不说,两人共居一室,还没有任何取暖设备,洗脸水如果不及时倒掉的话,很快就会结成冰的;这也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这儿没有W讠F讠,生活中的困苦,可以忍受,精神上的落寞何以能堪!但我知道:再苦都要坚持,支教不是为了享福,生活不能没有涟漪!
文峪的孙校长,很好客,到校的当晚,便请我们撮了一顿,吃饭间,安排了我的工作:七年级1个班的历史课。我感觉工作太轻,主动提出带七、八两个年级的历史课,在场的几位领导不由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最后决定让我带八年级的历史课。
这个八年级的历史课,原来是由语文老师兼带的,基础差,加上学生行为习惯不好,中考时,全县25个中学,文峪名列21。这难不住我,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结合历史学科特点,穿插历史故事,学生在愉快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习历史的热情也与日俱增,行为习惯开始逐步形成,寓教于乐的高效课堂即将成形,月考成绩已较前,有显著改观,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我一定能够打造出一个不同凡响的文峪八年级历史!
支教是苦,但在苦中我寻求到了生命的真谛,人生不拼不精彩!如果有机会,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再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