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冥想
说起冥想,你是否也有像我一样的失败经历呢?
冥想、正念这些词汇日益频繁出现,从乔布斯到硅谷,从临床到生活,它神奇的『功效』无处不在。大概十三年前,因喜爱瑜伽而尝试冥想。瑜伽的体式『有形』、而冥想『无为』,于是我与冥想之间暧昧不清的关系开始了。
高中时,励志课后冥想,但每每练完瑜伽洗完澡吃完饭已经踩点晚自习了;大学了,社团活动专业学习五彩斑斓目不暇接,瑜伽、冥想都忘在脑后了;上班啦,试图利用不同时段练习冥想,比如早起,但时不时加班到深夜就瞬间打回原形。比如睡前,回到家洗澡吃饭刷手机,转眼就到睡觉时间,这时再恋恋不舍抓起本书,好吧,明晚再冥想。再比如地铁上,但依旧舍不得手机里的花花世界……
每天都很忙,好不容易闲下来,想做的事争先恐后,我心里始终有一个位置留给冥想,只可惜就是轮不到翻她的牌。
十多年过去了,不禁要问为什么呢?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不够爱她——她的『无所学』,始终无法激发我投入仅限的精力在她身上;又因为她的『神秘』,我始终挂念着她。这段关系断断续续,直到最近读到这样的观点,大致意思如下:
我们都同属于两个世界——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我们接受教育为了学习在社会中的谋生技能——如何交谈、思考和工作;如何对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如何体验外在世界。却没有一所学校教授我们如何探索和关注我们自身的内在世界。缺乏对自我的认识,便不得不依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想要成就卓越的人生,我们需要懂得如何在两个世界间搭建桥梁。当你没见过内在世界时,这座桥不知伸向何方。
我恍然醒悟,如果说“有所学”是学习外在的世界、环境、知识,那么冥想便是学习内在世界的一种方式。“Know yourself!”岂能冠以『无所学』呢?从这个角度重识冥想,多了一点“功利”,却多了很多“动力”。这下可以好好“谈一场恋爱”了!
但“忙碌”的我,又是如何挤出时间冥想的呢?——早起,对我来说只有清晨的时光是唯一可控的。那么,从没早起成功的我又是如何成功早起的呢?事实证明,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败给了自己的心理暗示。
辗转多年,该来的缘分始终会来。上个月我读了《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这本书, 书里提到的Paradigm Shift,可以理解为认知转变,是指态度与行为来源于我们的基本认知,转变认知才能彻底改变态度与行为。举个例子,将认知比为地图,当你拿着伦敦地图去到东京,想找到地图上某间转角的咖啡店,踏破铁鞋也寻不着。对本书感兴趣的可以看看《Paradigm shift -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那这与我成功早起又有何关系?曾经我对早起的认知是:早起毁一天——睡眠不足影响健康、脸色皮肤会变差,开放式的小小家,早起很难不吵到另一半……所有认知模式都指向——我无法早起。而从这本书中的paradigm shift,我转变了对早起的认知:早起不过是重整时间——早起也早睡,睡眠时间是一样的,谈不上影响健康,甚至早睡还对身体好呢;观察白天的状态,采取循序渐进式早起;早起影响另一半可以沟通协调通过多种方式解决。
现在,我每天6点半起床,晚上10点半至11点睡觉,早上一个钟的瑜伽再冥想10到20分钟。这几天正在实验以3分钟为单位逐步提早起床时间,探索睡眠时间的极限。
对冥想屡试屡败的经历让我错以为自己很了解它,直到最近每天练习和阅读相关书籍,才发现我几乎对它一无所知。不过这样的事不也总在生活中上演吗?网络世界流量为王,每天刷到的网红词汇、观念、故事耳熟能详,但认真想想,自己真的了解ta们吗?那么问题来了——
冥想是什么?
不妨与我一起想象一下下面的场景:
你坐在一条繁忙的马路边,眼罩蒙住了双眼,你听见周遭的嘈杂,听见汽车呼啸而来嗖嗖而过的声音,但是,你什么也看不见。
刚开始冥想时,心灵就像这条路,充斥着各种声音和想法,即便放松地坐下来、闭上眼,仍有伴随着未知与不安的噪声萦绕耳边。
现在,想象摘掉眼罩,你第一次清楚地看到这条路——你的心灵。你看到车子飞驰而过,看到不同的色彩、形状和尺寸。有时被车声吸引,有时又对它们的外观感兴趣。
冥想一段时间后,你开始看清脑海中充斥着各种想法,发现自己总会被它们带跑,跟着它们不停地思考。忙碌的生活让你没有时间与空间去发现这些纷乱的想法,本想通过冥想寻份安静却落得愈加嘈杂。怎么回事呢?是冥想让我变成这样吗?是我不适合冥想吗?
好了,你需要明白关于冥想的第一件事是——冥想并不是思考。它所做的不过是将一道明亮的光照耀在你的心灵上,让你更清楚地看到一切。这道明亮的光就是觉醒。
此时此刻,心灵的混乱状态展露无遗,你也难免惊慌失措。你或许想借助外力阻止这些想法;或尝试忽略它们去想别的事;又或者觉得这些想法很有趣而努力助长它们。无论哪种想法都是一种逃避的方式。
让我们再回到刚刚那条繁忙的马路上,你的这些做法无异于从路边站起来,在车子间跑来跑去,试图控制交通。
这种感觉是否很熟悉呢?在我们看见之后,试图控制一切。而越是无法控制,则越是加倍努力。但你很快会发现,这样的努力似乎并无法给你带来宁静的感觉,总有一件事超出你的控制。
试试换种方式,不在车子中间跑来跑去试图控制一切。就在你原来的路边待一会儿,安静地坐着,只看着车来车往。有时正值上班高峰,路上满是车辆;有时刚好午夜,路上没几辆车。无论遇到哪种状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开始学会停留在路边,坐看车来车往。
当你退后一步,与这些想法保持距离时,你会有种豁朗感。
慢慢的,你感觉自己就像个旁观者,有时看着看着就忘了,当你觉察到这点的时候,你或许已经跟着一辆喜欢的车(令人愉快的想法)顺着路跑走了。突然之间,你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在那一刻,你便有机会重新回到路边坐着。有时你看到不喜欢的车过来(令人不快的想法),你跑到路上,想要阻止它。在你意识到自己需要回到路边之前,你也许会跟它僵持一段时间。就在你意识到要回去的那一刻,你有了再回到路边的机会。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过程会变得更加容易。你不会再频繁地跑到路上,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安心地坐在路边,观察着想法来了又去。
这就是冥想的过程,冥想是一种实践。再多关于冥想的知识,都不如冥想十分钟来的真实。
慢慢的,你会发现有时心灵还是很忙碌,但有时候它也会变得特别宁静,就仿佛路上的车辆已经减少到我能够比以前更清楚地看见每辆车的地步。汽车之间的距离也远得多了,空间也宽大多了。有时候路上好像根本就没有车。
所以,你若问我冥想是什么,我认为它是将我们从努力掌控一切的惯性中松绑出来。放弃控制,学会以被动的方式集中注意力,同时将心灵安放在它自有的、自然的觉醒中。我一直认为我要做到“没有想法”或“创造空间”,但其实,无念的宁静时刻不是从做中产生的,而是当自己对内心的想法不介入不插手,容许心灵以自己的节奏与方式展开时,自然而来的。
下面这段视频是上周末清晨瑜伽时拍的,倒有几分“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惬意。这不也是冥想的体验吗?
发现简书加不了自己拍的视频冥想30天会发生什么?
无论是瑜伽的冥想、佛教的打坐、道家的坐忘……自古以来都被视为通往最高灵性的修行方法。随着科技发展,冥想的普及,它的好处越来越多的被发现被宣传,比如缓解压力、稳定情绪、治愈慢性疾病、减缓大脑退化,又比如乔布斯的冥想带来了苹果的灵感、马云的冥想诞生了淘宝……
如此神奇与传奇吗?冥想30天后的我似乎并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仍会感到压力、情绪也会失控、肩颈疼痛还在困扰、更没有什么设计的灵光乍现。
等等!但好像的确有什么东西在改变:
我看见压力来了。觉察到在什么情况下它会出现,内心冒出的声音与惯性动作会马上来回应它。但当我看见它的瞬间,我似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被它带走;
我看见情绪来了。觉察到自己反复想通过否定自己否定别人来对它作出反应。但当我看见它的瞬间,我好像也没有被情绪吞噬,虽然它依旧消极地站在那里;
我看见了身体紧张了。觉察到工作忙碌时腹部的紧收、呼吸的短浅;坐在电脑前用耸起的肩膀;久坐时右大腿屈肌的紧张、颞下颌关节的收紧……这些身体的信号与意向越来越清晰。但当我看见它的瞬间,呼吸和放松也随之到来;
我看见苦求灵感的自己。我觉察到自己的惯性思维,没有好想法时的挫败感。但当我看见它的瞬间,我从窄小的思绪中退出了一步,头脑的空间多了,禁锢的感觉少了。
冥想并不能帮我解决任何问题,该来的还是会来。冥想是允许我『看见』。
30天里,我每天都记录身体、想法、心境与呼吸的感受,惊讶于它们每天竟每天都不一样。似乎没有一个规律,昨天的全然舒适、今天可以紧张烦乱。当我真正意识到『每一天都是新的』,那种此刻的失意、失败、焦虑、害怕、期待都变得不那么要紧了。
30天里,想法、情绪、片段、成见、投射、幻想,它们总是来了又走。来了,又走;而我对它们抗拒、厌恶、喜爱、痴迷、索取、期待,相爱相杀。
当我看见它们的那一刻,我已然与之分离。
在这段旅程中,你不会失去任何东西。我们只是在这个看得见的世界进进出出罢了。出生是一种到达,死亡是一种离开。你在这里只是一个过客。
冥想能帮你理解这个现实。
过去一个月看了三本冥想的书,为了记录冥想的第一个30天,我又重新看了一遍,这篇文章有30天来实践的体验,也有对书本内容的总结与思考。关于冥想是什么,删了写、写了删,有太多想写、想分享,慢慢来,慢慢感受,慢慢写。这三本书分别是:
斯瓦米.拉玛的《冥想》:书很薄,内容精简却到位,是我反复翻看最多的一本,每一次看都有新的感悟。它告诉你何为冥想,冥想前的准备,如何开始冥想——从冥想姿势、到感受身体、呼吸、觉知和意念,层层递进引领你到更深的冥想体验。算是一本全面的冥想入门的小书。
安迪.普迪科姆的《十分钟冥想》:一开始看见这个书名感觉像是快速功利的冥想入门书,没想到里面的诸多小故事形象生动地为我解答了很多冥想的疑惑,诸冥想是个怎样的过程?冥想时思绪混乱怎么办?我的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吗?特别是第一章——如何接触冥想,文章中道路的小故事就是从中提取而来。这本书比较厚,如果没有那么多时间,推荐阅读第一章。
托宾.布莱克的《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这本是呼吸主题阅读时错以为是讲呼吸而加入书架的。里面用100天不同的冥想练习,与你一起探讨什么样的冥想方式适合自己,有呼吸、经文、意象等不同的方法。我先是速浏览了一遍,现在正在每天尝试一种方式,探索自己对不同冥想方法的觉知与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