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游戏背后的必然规律

作者: Park不是韩国人 | 来源:发表于2016-08-12 16:03 被阅读66次

    最近读了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Poundstone)写的《无价:洞悉大众心理玩转价格游戏》,觉得对与产品汪来说,应该称的上“干货满满”的评价。不同于一些商业书,里面很多的结论都是建立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没有经验主义,没有随意揣测,就是读着少了些趣味......另外这本书个人感觉是可以归入“行为经济学”范畴的,虽然比较入门,但是通过研究人类在价格操纵下的心理规律,作为产品汪实在不可不读。

    接下来我简单讲解下本书所有内容的出发点——锚点,以及一些书中提到的一些有趣的案例。

    一、锚点理论:

    这个理论大部分人都应该了解或者有所耳闻。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在估计未知数值时,最初的一个数值,也就是“锚点”充当了心理上的标杆或起点。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锚点?因为在价格心理学中发现,货币价格判断跟重量、亮度、热度等感官判断非常相似。在感官判断上,人类对相对差异敏感,对绝对数值不怎么敏感的特点,在货币价格判断上同样也适用。

    举例1:给你两个外观上一模一样的手提箱,一个重15公斤,一个重16公斤,你轻轻一提就很容易说出谁轻谁重。但要是不给你一个秤,恐怕很难判断出手提箱是否超过航空公司20公斤的重量限制。

    举例2:你各有一张张国荣的老唱片和蔡依林的唱片,你应该很容易就能判断出张国荣唱片要比蔡依林贵2倍,但假如在没有其他参考的情况下给出标价呢?

    锚点理论是本书最核心的出发点,引申出了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形。但怎样的经历才能成为锚点?还需要照顾到以下因素:近因、频率、强度、范围、时限,以及诸如意义、熟悉程度和自我参与等较高层次的特性

    举例1:受试者先把90克的砝码举了几秒钟,再举150克的砝码就显得更重了。可要是举这两次砝码的间隔超过了一小时,对照效果就消失了,你忘记了前一个砝码感起来有多重。这就是近因

    举例2:受试者一连举了好几个90克的砝码,于是对这一重量产生了适应,要是接着举150克的砝码,对照的差异会比举例1中更为明显。若干个锚点效应强于一个锚点产生的效应。这就是频率。

    举例3:在上述实验中间,要求受试者把一托盘砝码挪开,托盘与上面砝码的重量合计比之前实验用过的所有砝码都要重。但沉重的托盘并没有影响受试者接下来的实验结果,因为受试者的关注全都放在砝码上。可以看出锚定并不是肌肉的反应,而是精神上的反应。这就归因于“高层次的特性”。

    其他因素出于篇幅就不一一说明。


    二、价格分拆:

    我们总觉得互联网会让价格更透明,相同的商品都会相互竞争以至于将价格压低到趋同于成本。但事实上并不那么绝对,书中就以机票的价格举例。

    主打廉价的订票平台将各家公司的机票定价放到同一平面进行展示,根据上面提到的锚点理论,人类对于对比的差异会很敏感。处于不利一方的商家会想方法减弱锚点的影响,对价格进行分拆就是其中之一。

    机票价格维持不变,或者更低,但实际上航空公司逐渐对其他服务开始收费:托运行李收费,,吃饭收费,咖啡收费,电话预定收费,纸质机票收费,选择座位收费等等,惯例是免费的服务,现在只要你用就收费。而且不同航空公司附加费用差异很大,收费项目并不标准化。

    看到这里你也明白了,大部分顾客并不会去收集对比,他们只会简单的在订票平台上根据单一的标准——机票价格,来进行选择。那么问题来了,机票真的更便宜了吗?

    三、价格诱饵:

    现在有三组实验:

    实验组1:有两种啤酒,一种是高级啤酒,品酒行家给出的评分是70分,售价2.6美元;另一种啤酒比较廉价,评分在50分,售价1.8美元,根据书中给出的实验结果,购买这两种啤酒的人数比例是2:1

    实验组2:有三种啤酒,除了前面提到的两种,提供了另一种劣质啤酒,评分为40分,售价1.6美元的啤酒,结果呢?售价1.8美元,也就是品质中等的啤酒选择人数大幅增加,从33%增加到了47%

    实验组3:有三种啤酒,除了高级啤酒和廉价啤酒外,提供了另一种超一流啤酒,评分只是好一点,为75分,但售价是3.4美元。10%的受试者选择了超一流啤酒,其余90%的受试者选择了高级啤酒,突然就没人想买廉价啤酒了。

    上面的每一组的实验结果我们根据常识或多或少都能猜出来,但猜出来并不代表我们能抵抗这种价格操纵。事实上,只要增加一种很少人会选的第三选项,大部分人的消费行为就会被摆布,因为都觉得“折中”是更为安全的选择。锚点效应在这个案例中彰显无疑

    在制定产品策略时中这是个很实用的策略,譬如为了提高廉价品牌A的市场份额,我们只需要提供一种个人更便宜的选项C,由C来充当“诱饵”,C能带来多少消费份额我们并不太在意,但它会将消费者的选择转移到我们希望主卖的廉价品牌A上。反过来,我们要提高高级品牌A的市场份额,只要再提供一种更贵但不见得好多少的选项C,高级品牌A自然会成为更多消费者的选择。

    不知道这个案例有没有让你想到iPhone...

    总结:

    关于锚点,还有很多可以细化和延伸,它不单影响着商品的定价,包括公司产品策略、案件赔偿、商业谈判、道德判断等领域都可以使用锚点理论做为依据;延伸出的理论还包括同化锚点、对照锚点、前景理论、价格效用等一系列知识。在这里我只是挑选出最简单易懂的片段供大家预读,一篇文章根本无法涵盖锚点对人类生活的诸多影响,大家感兴趣的话建议还是直接阅读书籍来得实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价格游戏背后的必然规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he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