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我要唱支心曲给党听,把我的故事讲给您听。
一本书
1997年,是我带着激情与梦想走上讲台的第三年。这年6月,我的第一届学生走进了中考考场。三年来,在专业成长中,我有快乐更多的是困惑。很多时候,我置身于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兵荒马乱中。这一年,身为老党员、老教师的父亲送给我于漪老师刚出版的《语文教学谈艺录》,这是我的第一本语文专业书。
“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碰撞,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候,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我被扉页上的这段话深深吸引。
这本《谈艺录》,温暖了我、照亮了我、点燃了我。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思考着。在阅读中,我明晰了教学方向,探究着教学手段,摸索着教学规律,学着在备课时用一双慧眼去找寻亮点和个性。
先生总说自己是“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而先生就是一本经典名著,值得我终生去读。
一群人
独行快,众行远。
2003年,学校有了多媒体,我走进了余映潮、王君等名师的博客,我领略到了语文课的神奇。
再后来,我加入了语文湿地群。在这里,我感受到青春语文的热情;在这里,我可以聆听青春语文的心语;在这里,我可以开启自己的创新征程。
语文湿地,为一群语文人搭建了专业成长的舞台;青春语文,点燃了一群人对语文的爱和对生活新的梦想。这就是最青春的姿态,就是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遇见那个最青春的自己。
一句话
“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的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一句誓言,一生作答。
从太原文瀛湖畔的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到北京陶然亭公园鲜花盛开的湖心山丘下,再到娄烦峰岭底的高君宇故居纪念馆,我在追寻这位“五四”运动的领导人,山西党团组织创始人如“火花”般绚烂、如“宝剑”般锋利的战斗经历和追求理想信念的心路历程。
我远眺巍巍吕梁山,走在泱泱汾水边。一百多年前,少年高君宇也在日日望着这片风景,要走出大山,走向自己的理想。他说,坚持理想的人最可敬、最可爱。理想的宝剑依旧闪亮,青春的火花永不熄灭!
我要始终怀揣梦想,以火热的情怀投入到工作中,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在探索中不断超越自己,努力创造新的辉煌。
我希望在教学青春逐渐消逝时,而我的教学经验日渐丰厚。
去年冬天,我递交了援疆申请书;这个夏天,我报名了娄烦支教。无论是援疆还是支教,我渴望在天命之年的九月迈出舒适区,走进新天地。这就是我对“不忘初心”的最好诠释。
追梦的人,永远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