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远山专题推文存文库
静为躁君《道德经》8-26

静为躁君《道德经》8-26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4-06-26 00:06 被阅读0次

一个月前和简简有了完成挑战任务暑假送礼物的约定之后,小家伙就把自己的日程安排的满满当当,每天读书画画学习,自己把自己管理的巴巴适适。

偶尔我会瞅一眼,也不过是一眼,确认纪律委员有在自我管理,我也没有一个字。

中途唯一的一次波折是设置挑战任务的时候,小家伙第二天就反悔了,据说去学校之后被同学们质疑她目标定的太高:三门功课90分以上。按照规则,允许更改的时限还在,我们立刻调整了目标,80分以上即可。

降低目标并没有降低行动,小家伙的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临近期末,小家伙也是严阵以待。但这些都不是打乱学霸自己的节奏的理由。

家庭会议的分享环节,我,一个学渣,见识了什么叫学霸的顶级松弛感。

简简给我分享了她在数学考试现场睡觉半小时的故事,我关于学习和考试的基本认知就坍塌了。仔细回想我的人生中可曾有听说过类似故事,没有,完全没有。而这次考试,她拿了满分。或许她的每次考试都睡觉了,只有拿了满分才敢告诉我?下次问问她。

之所以是数学考试上睡觉而不是语文和英语,两个原因,数学考试在下午,下午更困数;学最简单,不值得完整考完,不能耽误睡觉。而之所以只睡了半小时而不是1小时(另一次考94分的睡了1小时)是因为这次的试卷是去年的期末试卷,更值得重视。

我的逻辑有点晕,毕竟这家伙是安排午休时间都要偷偷讲小话不睡觉的,怎么就偏偏考试的时候最好睡?

总之,这完全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我弱弱的问,“那要是你直接睡过去醒不来呢?”

“不会的,我请同桌半小时后叫醒我。”

“他为什么要叫醒你,让你睡过去不是少一个竞争对手。”

“不会的,他等着抄我的作业。”

逻辑清晰,论证完整。我觉得我问不出什么问题了。毕竟人家给我的是满分试卷,一个学渣还是不要企图理解学霸的世界吧。

YAO先生说,下次考试带个枕头,吓死他们。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注解】
沉稳持重是轻浮的根基,宁静平和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德行再理想的君主,如果整日奔走,也离不开装载着食物和衣服的车辆。

虽然享受着华美的生活,却能够保持一颗安然的心,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可为什么拥有强大实力的君主,还会以轻率的态度处理天下的大事呢?

轻率浮夸会失去稳重的根基,而急躁妄动则会丧失主宰天下的宁静之心。

重与轻,静与动是两个对立的存在,然而老子却认为矛盾双方定然有一方是根本所在。在轻重关系中,重是轻的根本,如果只重视轻而忽略了重,会失去根本,整个矛盾依存的系统也就破灭了,静与动的道理也是如此。

这一观点是为其ZZ观点服务的。老子认为,很多大国统治者所享有的骄奢淫逸的生活、所推行的霸权式统治就是轻浮和躁动,必然会使他们失去稳重和宁静这一治国的根本,家国定然不会长久。如果遵守大道,以静与重为本,则国泰民安。

相关文章

  • 共学《道德经》第26天

    共学《道德经》第26天2022年3月13日 第二十六章 静为躁君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是以圣人②终日行...

  • 情绪管理

    什么是情绪管理 原创 2017-09-13 吴铁夫 顿悟道德经 《道德经》中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什么是躁?...

  • 什么是情绪管理

    《道德经》中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什么是躁?躁,就是情绪的波动:忧思悲恐惊、怨恨恼怒烦。 什么是魔鬼?躁就是...

  • 保持清静,戒除轻浮急躁

    静,是道家不断追求的高境界。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能克服身上的躁气,我们的智慧、道德自然就会出来。 静是安...

  • 守静

    每临大事有静气 静,这是中国古人推崇的大智慧,《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大学》说,静而后能...

  • 做人沉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

    做人沉静,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智慧 素为天 2018-01-18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

  • 品味《道德经》之二十六

    品味《道德经》之二十六 【原文】 重 为 轻 根 , 静 为 躁 君 。是 以 君 子 终 日 行 不 离 辎 重...

  • 【经书】道德经26(稳重沉静)

    一、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1、断句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2、注释 躁(zao):动。君:主,引申为根本。 3、...

  • 稳而思进 慢而有为

    稳而思进 慢而有为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可以说,静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心...

  • 静为躁君

    《道德经》云:静为躁君。意思是说,只有静才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 《大学》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静为躁君《道德经》8-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mm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