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星期三
晴天

下午和父亲通了个电话。
小时候,喜欢跟着父亲出去。
那时候,父亲兼职着给百货公司拉货,
从仓库,拉一车货到门店,约10里地吧。
说是拉货,并不是用机动车,而是用的板车,人力拉的。
我还小,父亲还年轻,
堆了满满一车的货,我喜欢父亲把我放在车上,高高的坐在上面,看人来人往的样子。
即使是现在,我也还是喜欢登高望远,似乎受了那时的一点点影响。
再长大了一些,父亲又教我打乒乓球。
父亲原来是县队的,听他说最辉煌的一次对战,是逆袭。
那个时候,乒乓球还是11个球的规则。
他刚上场,很紧张,被对手打了9:0,
教练急了,对着父亲摆了摆手,说,算了,你喜欢咋打就咋打,不管你了。
可就是这种情况下,据说父亲硬是从0:9,扳回到12:11,最后拿下那局。
我当时听得是满满的崇拜。
没有条件,那就拆了门板当球桌,从握拍姿势,到推挡技巧,再到扣杀等等。
以至于我现在的基础,还是那时铺垫的。
虽然现在已经很少打球,但姿势应该还算蛮帅的。
再后来,学业还没有那么重,
每天晚上似乎都要杀一两盘象棋。
从刚开始的时候让着我车马炮,到互不相让。
从棋局上,我学会了落子不悔,责任担当。
还有很多,很多……
其实那个时候,我挺怕父亲的。
特别是小时候,调皮。家里客厅里随时放着一根竹条。
只要我犯错,父亲都作竹笋炒肉(竹条打手心)。
小学逃课,还被抓着跪搓衣板。
后来才知道跪搓衣板,并不是因为逃课,而是很晚没有回家,让父母担心了。
而上了初中高中之后,父亲反倒算不上严厉,
但每当成绩差的时候,我总能感觉到家里的气氛不正常,
父亲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我成绩不好的不满。
随着年龄的长大,和父亲之间的话也越来越少了。
就像这次通话,总是问问,身体怎样,天气如何,吃饭了么,保重身体之类问候。
总是传递给我一个消息,家里的情况都好,不用担心。
哪能不担心,所以有节假日,都愿能回去看看。
挂了电话,我走出地铁。
心想,人是奇怪的动物,有些话总是说不出口。
之前说过自己,不懂说话,
如果不是付之于文字,我几乎不懂表达感情。
话语每当到了口边,却总以为通过平平淡淡的话语,
对方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心意,真的能么?
有人说,男人的爱,就是要来的深沉,方显成熟。
有人说,毕竟中国人还是一个内敛的民族,总体上还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越是对一些自己在乎的人,越是这样。
听着有些道理,但深思之后,觉得有些狗屁。
每个人内心的世界,是无法去正确揣摩的。
就像唐僧说的,你不说,我咋知道你想要呢?
中国文化中,也不缺少很亲密的表达方式。
如“抵足而眠”“伯歌季舞”“耳鬓厮磨”?
上面的说法,只是给了我们一个不敢表达的借口。
不敢说出来,不敢表达出来,
是因为我们觉得肉麻?
还是因为我们害怕对方不领情,怕被拒绝?
抑或是怕给了对方一种压力?
或许都有。
肉麻?
对最熟悉的人,最在乎的人肉麻一点,又会怎样?
可能只是那一刻毛孔的缩张,也可能是事后对自己肉麻行为的反胃?天哪,我怎么会是这样的一个人,居然说出这样的话?
可问题是,谁会说我,谁又因为我做了,我说了,会改变对我的看法?
我觉得肉麻,是因为我们还不习惯。有些事情习惯了,就成为日常了。
怕不领情,怕被拒绝?
需要被领情么?拒绝了就不会在乎了么?或者我会很不爽?
也许在那个一刹那,有点不爽。
但不爽完了之后,就对对方说,我好心,你怎么能这样?然后拜拜了?
似乎也不是。
那究竟是什么阻挡了我们?
是不是有点矫情?
怕给对方压力?
也许这才是最值得去探讨的。
为什么会给对方压力?
也许我们的表达方式出错了,也许我们觉得不应该以“爱”的名义,给对方“要求”?
我们都不够成熟。
肉麻,怕被拒绝,
那是我们不习惯,那是我们矫情。
那,我们可以去习惯,可以去坦率。
唯独第三点,我们不好把握。
其实写这么多,不仅仅是给自己看的。
也是给对方看。
我有时候也是一样,作为被关心的对方。
却总是对关心自己的人的,忽视了。
我们总以为对最熟悉的人,什么都无所谓。
总以为对方给我们压力,我们显得不耐烦,甚至恶语相向。
愚蠢吧。
慢慢的成长,变得成熟,
让一方不肉麻,不矫情
让另一方不认为这是压力。
什么是成熟?
“什么时候,你能与一个老人待一个下午,饶有兴趣地听完他精彩或不精彩的人生故事,那说明你已经成熟了。”——川端康成
——————————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
请联系我,会及时处理,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