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写作,开始看四大名著,从《水浒传》开始!
四大名著的书籍是我一直不想碰的,因为是文言文形式,语言精炼,不像白话文好懂!
《西游记》的情节很适合小孩看,所以电视剧看过几遍;《三国演义》被媒体以各种形式播放,通过教材书、商业书籍、管理书籍,军事谋略书籍等各种评论和分析,所以里面人物的性格,形象,情节都让我记忆深刻。
《红楼梦》是以林黛玉,贾宝玉的感情为线索写的家长里短,社会变迁,情节慢,哭哭啼啼的,没兴趣看;《水浒传》讲的是男人间的打打杀杀的故事,觉得没意思,也不想看。
但是要学写作的人是必须得看四大名著,而且要反复读,不只是学习他们的写作手法,技巧,更要读懂人性,读懂作者的深刻思想。
《水浒传》是写作人中最多人读的,因为里面的外貌动作描写、性格刻画的炉火纯青,可以让我们模仿,进行刻意练习!
《水浒传》的鲁达是正面人物中开场的第三个,第一个是王进、第二个是史进、第三个是鲁达。
鲁达刚开场的时候我觉得他好粗俗,性格急躁,脾气很大,动不动就摔东西,仗着自己是提辖(相当于现在的武警队长)有点蛮力会点武术到处赊账、欺压弱小。
比如店小二问他:“吃什么菜?”鲁达道:“问甚么!但有,只顾卖来,一发算钱还你。这厮只顾来聒噪!”比如在跟九纹龙史进交谈投机的时候,只听见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鲁达很焦躁,便把蝶儿盏儿都丢在地板上。成为和尚后不斋戒,喝醉酒后大闹五台山,酒后失德,言语无礼,满口粗俗。也许像我这种性格的人虽然喜欢豪爽的人,但讨厌粗鲁粗俗的人。所以他为了金家妇女能够平安离开,怒怼店小二,坐在店里2小时,掐断小二给镇关西报信的机会。然后故意挑逗为难镇关西,使之按耐不住,找他麻烦,最终被鲁达三拳打死了。这个是正义的行为,但我依然没有改观对他的看法。我觉得他跟那些欺压百姓的人差不多,一条命就这样被他打死了。当时我在听鲍鹏山讲解水浒,把鲁达的所有行为都讲解成是正当的侠义之士,我就听不下去了,我觉得不能因为他救了金家妇女就美化他,把粗俗野蛮讲解的缺点讲成是优点。
经过一系列的情节描写: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鲁达假扮太公小女,打退了来庄逼亲的桃花山二头领周通,为刘太公解除逼婚的忧愁);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在瓦罐寺这个地方打死了强抢民女,烧杀抢夺的恶霸,救出寺庙的和尚和被掠夺的民女,并送回了家);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被冤枉后刺配沧州,公差董超薛霸被人收买,在路上要害死林冲,鲁智深粗中有细,深情厚谊的一路悄悄护送林冲,在关键时候救了林冲性命,事后怕董超薛霸再次加害,一路护送林冲安全到达沧州);这一系列的情节让我深受震撼,被这个人物的铁骨铮铮、侠骨柔情,侠肝义胆所折服。他见不得弱小者被欺压,凡是只要是他见到的,他都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并且是“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他对金氏父女彻底的救助和对林冲彻底的保护都体现了这一点。后面为了救史进把自己也陷进去丝毫不后悔(我还没看到这里)。
施耐庵写好汉们出场的描写的共同点:仗义疏财、锄强扶弱、忠肝义胆、武功高强、性格豪迈、不屈服于不公的社会,用自己之力行侠仗义济人于危难中。但是一涉及到生存、权力、利益的时候,很多英雄们就开始透露出自己人性的弱点,显示出人性的阴暗面。为了一己私欲,为了权力争夺,利益分配而加害他人!
比如林冲的人品刚开始被描述的近乎完美,被逼上梁山泊后,王伦忌惮林冲比他厉害,不愿意让他入伙,给了他一系列的阻碍,其中包含递投名状。梁山泊的头领王伦对他说:“若要入伙,须先把投名状拿来。”林冲知道情况后对他们说:“这事不难,林冲便下山去等,只怕没人过”过了2天,没见到一个人孤单客人过往,林冲对小喽啰道:“我恁地晦气,等了两日,不见一个孤单客人过往,何以是好?”这个时候他是可以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杀无辜的人,人性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如果换做鲁智深,他是不会这么做的,他可以不顾自己的安危,绝不会对无辜的弱小可怜人动手。
我个人是觉得施耐庵偏爱鲁智深的,因为108位好汉只有少数几个人的品行才称得上上等,其他人都深入了解下去,都不像表面那么好!这样才能让人物更加丰满,更符合多面复杂的人性!
但是鲁智深对于权力、利益、名望、金钱他都不在乎,他做的所有一切都是尊于本心,锄强扶弱!这样一个喝酒、吃肉、打架、破坏金刚、骂和尚、打破了那么多的戒律的花和尚最后功德圆满、修成正果,以佛家弟子最高的规格“坐化”了。他的这个结尾充分体现作者对他认可和喜爱,给了他一个完满的结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