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我以文字为业》
🙋🏻作者:厄休拉.勒古恩
译者:夏笳~
这本书几乎篇篇有思想上的收获,也完全可以慢慢从头读到尾、不会疲惫的好书。打开第一页便知道,作者、美国科幻作家勒古恩用一首小诗开启“心为静”:念头如群蝇环绕猪食/我与猪群竞相争抢/心为静。
如封面上的美好肖像,这本书打动我的是作者的个人魅力。在女性创作者的身份之上,她有一颗好头脑,而其超强的主体性在最为读者所知的小说中是不足以展现的。这本书收录了她的演讲、随笔和书评,更多自我表达,让我们看到知识女性是什么样子,或者说可以不仅仅是什么样子。在第一篇《操作说明》中,她写阅读需要的是“讲述”,而不是“灌输”,分清这两者可以意识到自己是不是在被洗脑、收编、利用,而很多文学经典的优势,在于“死人是不会贪婪的”。
还挺掷地有声的对吧?但她的语言不是张扬的、号召的,可见平和、平静的叙述也可以有力量。她也没有任何自视甚高的姿态。集中概述几个观点,至少对我很有启发:从古至今,读书人口比例就都很少,能读书、爱读书本来就是一件难事(与作者的头脑合作),哀叹“读书人越来越少了”是一种“人人必须读更多书”的道德腔调,与其哀叹书之死,不如庆幸书将以两种方式(纸书、电子书)活下去。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写作是通往某个目的的手段,如传达信息、揭示道理——可以想到很多提炼中心思想的阅读题、命题作文,但重要的只是表达本身。阅读看似是一个与周围隔绝的私人行为,实际会赋予人更强的社会能力(与书中人共享经验)——爱读书的确不是性格内向或不关心现实世界。真正变了的不是读书,而是出版,她指责投机和挣快钱。
书评部分,很多女性的切入口,如写到乔伊斯更轻易地获得文学正史地位,伍尔夫则被视为一个例外,还有莱姆《索拉里斯星》里作为核心人物但实际并不存在的女主角,很多当下幻想、乌托邦题材的创作和游戏中都还是这样的世界观。说卡尔维诺的《宇宙奇趣全集》是夏日水果宴,睡眠和做梦的探讨,又有可爱的性格面向。一个好的领读者,从作品中浮出的作者、人,勒古恩。
蔡澜说“尽量的学习,尽量的尽力,尽量的旅游,尽量的吃好东西,人生就比较美好一点,就是这么简单。 ”这就是我开始认真读书、仅仅只想为自己而读书的理由吧🤓,改变可能不会在一瞬间马上出现效果,但美好一定在不远的将来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