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记得也是一个非常炎热的晚上,又是我们三个人聚到了一起,到鑫鑫的小饭馆再喝第二碰子啤酒,这时鑫鑫已经和我们很熟悉了,等店里没了顾客,就和我们坐下来聊开了。鑫鑫说这几天很累,说让她弟弟来帮忙照理一下饭馆,说她实在累的扛不住了。我说了一句;“不累怎么能赚到钱呢?当然身体要紧,劳逸结合也对。”鑫鑫说;“如果能赚到钱,再苦再累她都能承受,现在是累了半天,也就是勉强赚到房租费,干的一点信心都没了。”
张翔接过活题;“那个赵芮现在干啥呢?他有权有势有钱,难到他一点都不照顾你?”鑫鑫脸色骤变,眼圈也红了,拿起眼前的杯子,倒满一杯茶,一口气喝完后,重重的把空杯子放到了的桌子上。朴灿问道;“怎么了,突然生这么大的气?”鑫鑫对着朴灿说道;“我这一生可能都毁在了赵芮身上了,他可真不是个东西!”
张翔说道;“赵芮的为人我多少知道一点,他们俩人不知道,你要是能说的话,就给我们聊一聊,如果需要我帮忙,我们也可以帮你”就这样鑫鑫讲起了和赵芮来往的过程,刚开始还比较平静的叙说着,后来就声泪俱下泣不成声了。
鑫鑫家东北农村,鑫鑫是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生活也算过得去,父母都在家务农,除了地里的活外,还搞一点养殖,冬天农闲时父亲也出外打临工,补贴家用,总之父母都很勤劳,含辛茹苦的抚养着她们三个孩子。
后来鑫鑫在县城里上职业高中,学的是理发,毕业后在县城一家最大的理发店打工,每月挣一千多一点,赚来的钱基本上都给了家里。有一年的夏天,赵芮风度翩翩的来到理发店理发,恰巧是鑫鑫接待的他。当初她还是个不谙世故的少女,儒雅成熟的赵芮,穿戴不俗谈吐不凡,待人和气有礼貌,这样的男人,对在小县城里学习生活的鑫鑫来讲,是从来没见过的。当时内心有了几分对这样类型男人的好感。赵芮的形象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也仅此而已,以后很久再没见过面。事情也凑巧,过了一年多,有一次鑫鑫的母亲得了急性阑尾炎,到县医院手术治疗,需要一笔手术费用,急的拼凑费用的鑫鑫,打电话和和身边几个姐妹借钱,碰巧她们手头都没钱,靠在电线杆上哭泣时,不巧被刚停车下来的赵芮听到了,他主动和鑫鑫打招呼,鑫鑫也记得他,告诉赵芮为什么在这里哭泣的原因。赵芮听了很得体的安慰鑫鑫,说这么一点事情,他有办法马上解决,让鑫鑫坐上他的车,直奔县医院,为了母亲鑫鑫也没过多想,和赵芮一同到了县医院,出来时鑫鑫父亲也带了一些钱,现在只差八百多快没了着落,正急得团团转,赵芮慷慨解囊,二话没说就垫付了这救命的八百块钱,因此鑫鑫对他感恩不尽,从那开始他们就认识了。
母亲当天就做了手术,病情得到及时救治,逐步好转了。这种雪中送炭的恩德,鑫鑫铭记在心,加上赵芮身上的那种大城市人特有的风度,成熟男人的气质,对一个在小县城工作的触世不深的少女,会有一种别样的魅力。赵芮是出差到这里来的,在和鑫鑫巧遇之后,又帮忙解决了看病的问题,鑫鑫也就自然的拉近了和赵芮的距离,赵芮给鑫鑫留下联系方式后就走了。
鑫鑫的母亲病很快就好了,回去后省吃俭用把八百多块钱攒够了,让鑫鑫赶快把钱还给人家,于是鑫鑫就按赵芮留下的名片和他取得了联系,并把钱汇给了赵芮。过了几天赵芮又一次出差来的县城,在开会之余找到鑫鑫一起吃了一顿饭,赵芮做了一番自我介绍,说在呼市给她能找一份收入比较高,稳定体面的工作,把鑫鑫高兴的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后来赵芮借出差开会的机会,带着鑫鑫坐飞机到过北京,上海,青岛等几个大城市,那是鑫鑫第一次做飞机,既激动又高兴,玩的也很开心,在她眼里赵芮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是值得信赖和尊敬的大哥,也许是今后人生的最大依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