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知识领域里,把世界、实在,当作是“明确的对象”,这就意味着把对象和自己之间做了一个明确的分割,因此观察到的事项和观察者本身带有无关的普遍性。
但是,比如你看到一个杯子,有人说它漂亮,有人说可以插花,有人说可以用来喝水,这个时候杯子和说话的人之间就存在了一定的关系,自身的情感、判断等等都掺合到里面了。
这些说法对于其他人是不具有普遍性的,但是如果称一称杯子的重量,那么才有了通用的普遍性。
书中讲到荣格在非洲旅行,看到人们在拜日。然后就问,这是什么?但是没有人回答他。
之后才意识到,阳光来到人间的瞬间是神,这个瞬间拯救了万物,这个瞬间是最原始的体验。
旭日东升和自己内心的体验是联合在一起的。它作为一个整体的体验,才能够称作为神,这样的人基本上是把自己内心的体验与外界相结合相链接,所以这些人不会感到孤独,也很少会有“异常”。
再比如,近代科学的强有力之处在于,用因果率来把握现象,而且是带有普遍性的。
但是这种因果律式的思考,总是终结于找出坏蛋,而这种找出原因,也是非常有利于逃避责任。
大家都在找事情的原因,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都怪某某某不好,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无论这种想法好还是不好,你面对一个“被逼到不得不去偷东西的孩子”,当下我们能做些什么?
这个时候,其实我们是很无力的,与其花精神去找出来谁好谁不好,还不如去站在孩子的身边,满怀期待的相信孩子。
这样做看起来是在绕远路,但其实是最快捷的解决方式。
而深层心理学的本质是我的心理学,也就是说,我研究的不是其他人,而是我自己。
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建构一个以自身为根本的深层心理学。
就是要把本人的主观意识当一回事儿。当事人自己对自己的症状,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怎么考虑的?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外人是无法轻易去介入的。
而分析师的作用就是在当事人的身边支援着当事人的自我分析。绝不是拿着现成的理论往当事人身上套。
这就要求分析师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是一个能够在精神上给予当事人支撑,并且能够理解的人。
而分析师与当事人的关系。既不能完全的切断,也不可以统一化,而是应该注重主观的关联和瓜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