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闹又搞破坏,撕下了一个大大的黄色贝壳,和一片草垛。
“撕下贝壳、草垛”?看着难以理解吧?呵呵,这都是小儿的翻翻书里的啦。
贝壳是《美人鱼捉迷藏》里的翻翻页,小美人鱼朵拉在海洋里畅快地游玩,呼朋引伴让其他动物一起玩捉迷藏。最后的最后,一条鲸鱼说,他要一起玩,大家躲起来,他找到谁就吃掉。然后,大家躲起来了,这条鲸鱼却怎么也找不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原来,大家躲进了一个巨大的贝壳里开着party呢!就是这个贝壳,明黄色,很炫很耀眼。可惜,被闹闹撕下来了。
而草垛则来自《小猫咪不见了》,这是一个在农场追迷藏的故事。猫妈妈有四只小花猫,他们都淘气地躲起来了,猫妈妈需要在农场找到他们。然后,她四处寻找,到处打听,找她那几只有着灰灰的条纹白白的小嘴的小淘气。那个草垛下,没有小猫咪,却藏着两只小老鼠。哎呀!那个草垛被闹闹撕下,两只小老鼠没有了任何的遮掩,可怎么藏身呢?
小儿闹闹长本事了,能抓能咬,能爬得满屋子都是。他的那些童书,惨遭蹂躏是免不了的共同命运。
家里有一些残损的小书。那是一些小儿书籍,残损程度各异。都是被闹闹的小手、小牙陆陆续续整破的。
从小闹闹四个月开始,我陆陆续续给小家伙买了一些婴幼儿的书籍。并且,尝试着给他读故事,看图片。小家伙看着妈妈的嘴巴一张一合,听着丰富各异的声音,瞅瞅那些花花绿绿的图片,能够安安静静地听好久。慢慢地,我们几乎每天的睡前,都要看会儿书,或者关灯由我给他讲一会儿故事。
书籍,陪伴我们娘俩打发了好多好多无聊的时光;书籍,陪伴着闹闹慢慢入梦。我很喜欢这样的感觉,也是真心希望闹闹喜欢。为人父母,不免都会把自己的喜好加于孩子身上,或多或少而已。旁的,我一概不管,唯有读书、阅读习惯,我还是觉得一定要有。
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廉价的高贵行为,也是睁眼看世界的最简单的最快捷的方式,还是打发闲暇时光最有价值的活动。她会让一个人独处的时光都显得熠熠生辉,让足不出户的鸡毛蒜皮中亦能够显出生活的美学,自带诗与远方的畅想。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语境下,读书,特别是读闲书,毫无疑问是最没用的行为。但也恰恰为其无用,才更纯粹地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存在。
现在,小家伙一岁多几天。每每看到书都要积极地爬过去,拿在手里自己翻着看。当然,一不小心也撕。美人鱼,小猫咪就是其中的例子。不过,比起之前一言不合就咬书,已经好出几倍了。
那些残损的小书阅读习惯,需要及早培养;给孩子选择合适的书,是最关键的一环。对孩子而言,什么是好书?符合其月龄的,能让他动手去扣去抓的书,才是好书。玩具也是,能够让孩子抓、敲、砸、摸的玩具,才是好玩具。孩子的玩具,不是用来珍惜的,而是用来可劲儿使用、摸索的;而对于小月龄的宝贝,玩具可以说就是用来破坏的。那么书也是这般,总要有一些书,可能是用来被孩子撕坏的,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学会正确使用书籍。而不是,因为小家伙搞破坏,就不给书。
其实,每个孩子在任何一个成长阶段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被大人认为是毛病的行为。这不是孩子的错误,事实上,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只是为了好玩,或者感兴趣,所以去重复某一种行为,比如象你孩子撕书的行为……
我建议面对撕书,不要一味的强行压制,因为那样反而引起他的逆反心理,效果恰好会适得其反。他看着自己撕书的行为引起妈妈强烈的反应,可能还觉得特别好玩,更加乐此不疲呢!
首先,小朋友撕书极可能是一种无意地行为。他只是还没有掌握翻书页的方法,用力过度就把书页撕下来了。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慢慢引导,手把手教他怎样去翻书,翻里边的翻翻页。适当的用自己的手,引导他用力的方向,也控制其力度大小。慢慢地,他学会翻书、翻里边的翻翻页,也就不太撕破书了。
其次,小朋友并不明白撕书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也需要适当地给他讲道理,你告诉他书是为了让他懂得知识,知道好听的故事,学好玩的游戏的工具。如果撕掉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可以试着给他讲故事,但要在他最感兴趣的时候停住说:后来不知道了,因为你把后来的故事撕掉了,妈妈没法告诉你了。。。。孩子会通过这些知道,以后不能撕书了。
同时你可以满足他喜欢撕书的活动,其实撕书是可以练孩子双手肌肉灵活能力的,只是孩子不知道书是不能撕的。家长可以帮孩子用废旧的纸张(当然要保证不要太脏)给孩子订几个小本子,告诉他想撕书的时候撕这些本本就可以了,家长同时告诉孩子什么可以撕,什么不可以撕。孩子不会永远喜欢重复一个游戏的。当他厌烦的时候就自然不会再玩了。
家里那些偶尔被闹闹撕破的书页,我会把她们收起来。回头,补回去;或者,等一等,在闹闹懂点事后在陪着他一起补回去。
这些残损的小书,值得珍藏的。因为他们,是小家伙最初的阅读史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