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五脏生成篇之四

《黄帝内经》五脏生成篇之四

作者: 博学的毛婆婆 | 来源:发表于2023-09-09 05:18 被阅读0次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①。欲知其始,先建其母②。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①五决为纪:以五脏之脉也纲纪。

②母:指胃气。因胃为水谷之海,是人的生命赖以存在的根本。

诊病的根本,要以五决为纲领。要想知道疾病是怎么发生的,先要考察那 一脏脉的胃气怎样。所谓五绝就是五脏之脉。

是以头痛巅③疾,下虚上实④,过在足少阴、巨阳⑤。甚则入肾。徇蒙招尤⑥,目冥⑦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膜胀⑧,支鬲胠胁⑨,下厥上冒⑩,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11),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甚则入肺。心烦头痛,病在鬲中,过在手巨阳、少阴,甚则入心。

③巅:头顶。

④下虚上实:正气虚于下,邪气实于上。

⑤过:即病。巨阳:大阳的别称。

⑥徇蒙招尤:眩晕而视物昏暗不清,头颤而摇动不定。

⑦目冥:慢性眼病,目暗。

⑧腹满:饱闷。膜胀:内网急迫。

⑨支鬲胠(gu)胁:胸膈和胠胁像有东西撑拄一样。支,拄,支撑。鬲,通“膈”,胸膈。胠,指腋下胁上空软部分。

⑩冒:神志不清。

(11)上气:逆喘。

所以头痛等巅顶部位的疾病,属于下虚上实的,病邪在足少阴和足大阳经,如果病情恶化,可深入转移于肾。头晕眼花,身体摇动,耳聋,属于下肢上虚的。病邪在足少阳和足厥阴经,病情严重的,可深入转移于肝。腹部胀满,使胸膈阻塞.胁肋疼痛,下肢厥冷,上体眩晕,属于下气上逆的,病邪在足太阴和足阳明经。咳嗽气喘,胸中气机逆乱的,病邪在手阳明和手太阴经。病情要是加重,就会传入肺脏,心烦头痛,相膈不适的,病邪在手太阳和手少阴经,病势如加剧,就会传入心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五脏生成篇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kzl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