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中国文化的精神》,作者:许倬云,2018年11月第1版,2021年1月第5次印刷,九州出版社,ISBN 978-7-5108-6101-7,上架建议:历史、文化。
本书目录阅读感受
第一次看见这本书是在新华书店。随手翻看了十页的《导读》部分,就果断掏了腰包。不知道撰写《导读》部分的许纪霖是何方人也,更不知道本书作者许倬云是谁,仅仅是被《导读》中的文字简单吸引罢了。
这本书总页数280页,不算厚,但若要读懂,还是要烧烧脑的——集合了宗教、历史、文学等,通读一遍后,再次整理读书笔记时,又简单回忆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才梳理出还算像样的读书笔记。书中所述,需要仔细回味,才渐渐明白作者其用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需要炎黄子孙好好发扬光大。中国国学魅力无穷,要静下心来去体会她的美。
我来拆书
每一本书的写作立意,都要有写作思路,也就是写作主线,而小说的写作不仅仅限于一条主线,两条或两条以上主线交叉,作品才会更加丰盈,有了矛盾冲突,人物的描写刻画才更加立体生动。
《中国文化的精神》当然不是小说,但由于是集合了宗教、历史、文学等多领域的背景知识,若写作主线不明确,那么就会造成冗长繁复的絮絮叨叨,280页不会交代清楚写作用意。显然,主线就藏在《导读》部分。
《中国文化的精神》写作主线:借用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全书按照血缘——信缘——地缘这条线索写作。
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
人们依据血缘关系组建家庭,依照血缘的亲疏远近进一步形成家族。基于共同的信仰,家族与家族之间又组成宗族团体,多个宗族团体渐渐形成乡镇、城市,于是就产生了地缘。若有死去之人,家族中的成员仍会继续交往相处,并不受其影响,进而巩固了一方水土的信缘和地缘,社会结构也会稳定持久。
之所以会有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原因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即儒、佛、道三合一而形成的中国人的宇宙观和生死观。
中国文化以人为本,人与天、地是统一的,而宇宙是变化的,所以,中国文化讲究的就是“平衡”二字——人自身内外要平衡,人与人之间要互助互补,人与自然要和谐。正是我们的文化根基传递着“平衡”的理念,中国人看待生和死的问题,也就有了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死轮回的生死观。儒、佛、道反映的也是我们看待人和事是辩证的、发展的、变化的思维模式。
《中国文化的精神》读书笔记解读读书笔记
为了避免给读者带来突兀和枯燥的感受,本书作者在《第一章 时空中的生活美学》中写到了我们最熟悉的中国阴阳历法和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并引用了古代诗词歌赋、列举了名家画作,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文化融入民间民俗生活,华夏文明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文明系统。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以及中医所讲的“精、气、神”,还有民间传说的蛇精狐仙等等,都是中国人民俗生活中最熟悉的,也因此,中国人的宇宙观是从无生有的自然演生观,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第二章 天地人神的世界》交代了中国文化的根基,那么《第三章 神鬼故事的传说》就是中国文化的横向延展。这一章的内容依然是我们老百姓熟悉的古代神话传说,甚至是几岁的小孩子也能娓娓道来,可见这些神话传说深入民心。
《第四章 多元互动的秩序》的内容可以视为是中国文化的纵向延伸。中国文化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喜欢为事物分类,特别是以数字分类,例如“五行”、四季、三辰,其中“五行”是应用最广泛的分类法,它见诸于中医药疗、烹饪、针灸等方方面面。
以上所有,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多元互动互补的局面,再结合中国人的宇宙观,中国传统经典《易经》和后世对于《易经》的理解和补充,及堪舆之学和奇门遁甲之学,构建了中国人自己的宇宙模式——数字与图形组织的巨大系统,且这个系统是变化的,系统中的各元素是互动平衡、和谐共生的。这也为儒、佛、道的合一奠定了基础。
有了宇宙观,人类自然会思考生和死的问题。与西方文化不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认为生是死,死是生,生死有轮回之说,而西方文化中,以基督教为例,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
中国人的祭祀/丧葬形式体现了对于死去的人有“魂魄”的观念,这种“不朽”的观念同样也体现在儒家和佛教中,因此,中国宗教信仰的两套主题:神祇和祖灵,应运而生。这样的信仰辗转在民间,在由血缘关系组成的家族、宗族,即亲缘系统中流转,构成了信缘,地缘也就产生了,随之有了乡镇、城市,“同胞”的观念和炎黄子孙就出现在了中国文化中。
无论哪种宗教信仰,人类的宗教情绪是敬畏。中国人对于自然力敬畏,形成了神祇系统;对于死者尤其是祖先产生了崇拜,形成了祖灵崇拜。由于敬畏,民间民俗中传说的众神,成了守护人间的神。《第七章 守护人间的众神》中,以无锡和台湾为例,列举了很多神和仙,读起来一点儿不枯燥。
至此,中国人的宗教信仰由神圣转化为凡俗,宗教情绪已融入日常生活中。
《第八章 世俗化的宗教》,儒、佛、道在这一章中合而为一。儒家文化为中国文化中最主要的思想系统——慎终追远,崇功报德,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宇宙观这个大系统中的所有元素经过千年的洗礼,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逐渐形成了今天所见到的儒、佛、道三合一的华夏文明。
作者在第八章陈述中,以台湾为例,列举了当地知名的宗教团体,同时简要生动的描述了佛教和道教在中国是如何传入兴起、发展分派的。
《第九章 共生共存的人际网络》这一章显然是差序格局这个名词的具体解释,作者以祖籍地无锡为例,说明了构建中国社会结构的差序格局,也反映了儒家文化中“推己及人”的思想。中国文化是具有超越性价值的,可以扩充成为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
《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西游记》,这四部古典名著,在《第十章 小说传达的境界》中,作者从儒、佛、道的角度阐释说明,传递给读者这样的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名著,就能体会其中更深刻的道理,重新建构认知体系,会颠覆三观,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不过,作者用这四部名著举例,最终说明的是中国文化——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已渗透在民间,这就是神圣融入了凡俗,凡俗升华为了神圣。
在《后言 中国文化的新生》中,作者许倬云先生再次总结梳理了本书的脉络内容,并再次总结了四部名著的不朽价值,体现了作者本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深深喜爱,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对青年一代深深的希望。
西方文明作为主宰,统领世界百余年的时间,中国——大国之崛起,中国文化、华夏文明在这个特别的时代,不能被弃之在默默无闻的角落。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难免在巨大的思潮碰撞下被“西化”,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少年强则国强,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要时刻被记起,中国人不该忘本。
许倬云,江苏省无锡市人,1930年7月出生,匹兹堡荣休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史学系,1956年获文科硕士学位,后入芝加哥大学进修,1962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人文科学哲学博士学位。
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等职,1970年赴美,任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教授、校聘教授。1986年当选为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九十年代以来,许倬云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历史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1980年当选为台湾中研院院士。
后记
人,都爱钻牛角尖。人,都有忧郁烦愁的时候,都有为昨天抑郁,为未来焦虑,当下又彷徨的时候。这是人性。
但若是研究一下中国文化,试着参透儒、佛、道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学会辩证的看待人和事的思维模式,学会用发展变化的视角思考问题,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而学习儒、佛、道,并不是去迷信,更不是强迫自己非要有什么宗教信仰。但,自身认知系统的广袤宽阔,看到的天空都比别人看见的大好多,这是真的。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是最近的新闻热议。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不选边站队,即凡事都讲究个原委。西方世界对此很不理解——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凡事都是非黑即白啊。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平衡”二字很重要,凡事都有两面性,并不是绝对的对或者绝对的错。可这一点,人家就是不理解啊。
瞧,中国文化,多么博大精深啊。一本书看完,是不是也悟出一些道理呢?
凡事不设限,不框定,留个门,留扇窗,说不定透进来的阳光就会照亮内心的黑暗,一切光明了呢。
声明:文章和思维导图为作者“追阳葵花”原创,未经允许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