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记录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小,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原理:
- 在数据集之中,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基准”(pivot)。
- 所有小于”基准”的元素,都移到”基准”的左边;所有大于”基准”的元素,都移到”基准”的右边。这个操作称为分区 (partition) 操作,分区操作结束后,基准元素所处的位置就是最终排序后它的位置。
- 对”基准”左边和右边的两个子集,不断重复第一步和第二步,直到所有子集只剩下一个元素为止。
图解:
例如我们有个一个数组[29 4 10 11 7]
1.首先我们先选定一个基准元素,这里我们选择10作为基准元素,然后把基准元素放在最后一个,如果选择最后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元素,那么可以省略
快速排序
↓
29 4 11 7 10
2.从左到右(除了最后的元素),循环移动小于基准元素到数据开头,留下大于等于基准元素的接在后面。
循环i = 1的时候,找到一个小于基准元素的元素4
这个时候storeIndex = 1
快速排序
↓
4 29 11 7 10
之后循环到i=3时7小于10和storeIndex = 1换位置
4 7 11 29 10
这个时候storeIndex = 2
3.再然后,我们把基准元素放到storeIndex的位置,其他元素位置依次+1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数组
4 7 10 11 29
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qSort(int[] arr, int head, int tail) {
if (head >= tail || arr == null || arr.length <= 1) {
return;
}
int i = head, j = tail, pivot = arr[(head + tail) / 2];
while (i <= j) {
while (arr[i] < pivot) {
++i;
}
while (arr[j] > pivot) {
--j;
}
if (i < j) {
int t = arr[i];
arr[i] = arr[j];
arr[j] = t;
++i;
--j;
} else if (i == j) {
++i;
}
}
qSort(arr, head, j);
qSort(arr, i, tail);
}
算法系列:
冒泡排序
选择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
二分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
堆排序
归并排序
快速排序
完整代码:
Java和Kotlin代码我均放在了GitHub上,欢迎Star!
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yang0range/MyAlgorithm
欢迎关注公共号
关注公共号会有更多收获!

扫一扫,据说年轻、优秀、颜值高的互联网人都在这个群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