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是端午节的前奏和序曲,如今,有些人更是从天亮即起前移到宿营守候。
尽管关于端午踏青的最后回忆差不多已停留在高中时代,但是通过整理网上线下道听途说的碎片化信息大致可以推断,一部分年轻人在昨晚或午夜已相约出发,于太阳岛、于X山脚X水岸、于X近郊X公园安营扎寨,妥妥成为伴着天亮苏醒,迎着朝旭踏青的那批人。而大部分中老年人或者没那么注重仪式感的年轻人,再有今年不想讲究阵仗的任何人,仍然坚持或早些或晚点的晨起,随着心性,远近任行,安守着踏青的传统,又不用颇费周章地折腾,也是自如,也有意兴。
叭叭地说了这么热闹,却只能十分惭愧地讲,似乎有N个端午没有正儿八经地踏青了,如果逛早市买早点不作数的话。一晃儿四十多岁了,每每节日、生日俱会有光阴如水、弹指成逝的怅然与绪乱。这多年,辜负与错过的何止岁岁踏青,何止悠悠礼俗?
踏青,踏为举动,青为情境。踏青,意味着暂别交通工具回归步行,意味着远离都市尘嚣亲近朴实。而端午,而重阳,以及那些天人合一、修身养性的道法,都在警醒和劝诫我们,要时与不时地和山林湖海、牧野田园...赴几场复返自然的约定。
在旷原寂岭上漫步徐行,或逐水、援坡、沿曲径快进小跑,时而意随步动,时而步从意形,终获心神通达,愿念毕至。不仅如此,置身天地万物,处处皆是满眼的青葱,绿草,绿树,绿的庄稼,还有那些叫不上名字的绿色生命,无不桀骜地宣示着虎虎生气,勃勃生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5632849/1f76faf6453c69b6.jpeg)
踏遍青山人未老,这边,风景,独好。尚不及踏遍青山的年纪,更不及尽览众山的境界,是故,人就更老不得、老不起啦。至于这边与风景,惯看了,乏累了,那干脆不如移步换景,去共赏一番他人世相的独好,岂不美哉乐哉!
端午,上一年轻薄却已刻骨,这一年倾重也不是弥补,下一年,身会在天涯何处,心又会孰归谁属?
踏青,吃粽,赛龙舟,祭屈大夫,鼓民族风,遣家国情。
青山在,人未老。
端午,你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