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奶奶的衣服
邻居刘奶奶过日子十分节俭,儿媳妇生孩子后从老家来京帮忙。
去年夏天,刘奶奶听人说北京有个大红门批发市场,所售衣服价格“亲民”。于是顶着烈日,换了三次公交车到了著名的大红门,一口气买了三件,总价没超过60元。
回来之后,刘奶奶迫不及待给儿媳妇展示她的收获:
“你看这件半袖,25块钱,这颜色多正!这个七分裤20块,正好配这短袖。比你给我买的那些二三百一件的不差吧。”儿媳妇不说话。
“还有这件”,刘奶奶从黑色塑料袋(批发市场标配购物袋)里提出最后一件宝贝,“你看看,才15块钱,薄薄的纱料,凉快,还好洗。”
说完刘奶奶还穿在了身上,转着圈给儿媳妇看前后左右的看,“你看看,我穿着挺合适吧,我就说嘛,该省的钱...”
“妈,您等会儿”儿媳妇打断了刘奶奶的话,“您这衣服左右两个衣襟好像不一般长。”
刘奶奶不信,照镜子细端详,脱下来又比对,最终确认确实不一般长。老太太可不受这个气,“凭什么卖给我次品呢?我找他们去!”
于是,刘奶奶又换了三次公交车,到大红门换回了一件两个衣襟一般长的。
可是,她穿上又给儿媳妇看时,居然发现一个衣袖处走线歪扭,还有部分没缝上线都脱落了。这下老太太更生气了,她决心要去找那个店家理论一番,必须换一件没有残次的衣服。儿媳妇拦不住,由她去了。
回来之后,刘奶奶累得中了暑,吃了药休息了两三天才好。每次穿上她那几件总价都没超过60元的衣服,她觉得还是省了好多钱,值了。
刘奶奶跑去买衣服换衣服又加上生病休息,折腾了差不多一周。家里阿姨那几天忙的脚打后脑勺,把不是自己分内的活儿也都干了。儿媳妇为了表示感谢,月底多给了阿姨500元。
2. 小林的房子
原单位同事小林,工作几年后攒钱在北京东边的燕郊(毗邻北京市,隶属河北省)买了一个二居室,相对于北京市内的房子,价格便宜的惊人,把装修的费用都算上,手里的钱还绰绰有余。最重要的是,当时开发商说有大巴车半小时直达国贸,几年后直通城铁。
小林一算,比在四环内买房合适太多了,还不用贷款当房奴。所以,为了省钱,可以轻松的过上幸福的小日子,她把当时本可以付够首付在四环内买房的钱,买了燕郊的房。
终于入住,仿佛从此可以开启幸福的生活。
过了半年,小林突然开始打听同事,谁有靠谱的房子出租,她要租房。大家都说,“都有房的人了,还租什么房啊?”
小林说,“折腾不起了,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还不一定能挤上车,连早饭都得在车上吃。”
不过,在拥挤的大巴车内(这大巴只到国贸东几公里外的地铁站,根本就没有直达国贸),在各种煎饼、油条、豆浆和包子的混合味道中,小林吃完早饭还不忘补上一小觉。
晚上5点下班,小林都是第一个冲出办公室,她说晚了就挤不上大巴车,到家就得8点以后。
上下班路上花费五六个小时,小林每天挂着一副睡眼惺忪的脸,工作也打不起精神来。领导对她也颇有微词,说小林每天都在混日子。
五年后,小林想卖掉燕郊的房子,加上自己和老公那几年的一大笔积蓄,想着在四环内买一套房子。了解市场之后,小林彻底死了心。四环内的房子价格翻了几番,她就算是把卖房的钱和积蓄都用上,都不够复首付的一半,更不用说后面有高昂的月供。
3. 严总的高管
朋友的老板严总,纯草根出身,凭着多年打拼白手起家,身价几十亿。十几年的时间业务做到全球,前两年打算在欧美国家还设立办事处,建立分公司。
公司业务做到如此规模,除了他敢打敢拼能抓住时机,几个重要的时期都“踩在了点儿上”,还因为他的高管团队跟着他一路走来,帮他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
严总特别节俭,但是又从来都不会省钱。
在圈内严总是有名的“铁公鸡”,但是只对自己“一毛不拔”,一件西服都能穿上五六年。但是对他的高管团队,严总出手却十分阔绰。一次在迪拜开行业会议,所有高管住的是几千美元一晚的七星级帆船酒店。高管们都以为老板住的肯定是最豪华的总统套房,临走退房的时候才发现严总根本没住帆船酒店,而是住在了一家普通的四星级酒店。
严总规定公司给出差的高管都订头等舱,而公司财大气粗,坐头等舱高管们也都习以为常。而跟严总一起出过差的高管后来慢慢发现,严总自己从来都坐经济舱。
有时候被人问起,为什么那么会省钱,严总总是笑呵呵的说:“省下的,就是赚下的。”又问为什么不要求高管也节省,严总只说:“有的钱是不能省的。”
生活中,如刘奶奶一般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十分节俭,一分钱都恨不得掰开花。但是,最后经常是表面上省了钱,实际上却付出了更大的代价,更糟糕的是还降低了生活品质。这到底是省了,还是费了?
我们的身边,如小林一样的人也时常见到,为了暂时的轻松而省钱,把本来可以很美好的小康生活,过成了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的苦日子。回过头来发现,努力了很多年却仿佛又回到了原点。而这是省了,还是费了?
工作中,如严总一样的老板倒是不容易碰到。有的是“铁公鸡”做到底,无论谁做了多突出的业绩,也别想拔走他的一根毛。有的是出手大方,大方到仿佛那钱真是大风刮来的那么容易,导致整个公司气氛浮躁,好景不长。哪些是该省,哪些是该费,是不是也得考虑清楚了?
省钱,本没有错。但是,如果省的结果却是费钱,那就得适得其反了。
省了,还是费了?这个问题值得仔细思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