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读了伍绮诗的《无声告白》,断断续续读了一周之久,中间孩子常常过来打断我,问我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看着孩子的小模样,忽然觉得他的脆弱和敏感也许是我未曾思考过的。就像书里写的孩子,也许他们的妈妈永远都不会知道孩子的内心曾经经历了怎样的挣扎。我又想起我小时候,父母的期待曾给我带来怎样的困扰,我是否真的长成了我自己想要的样子。
书中的莉迪亚生活在一个复杂的混血家庭,母亲在婚姻中的困惑导致她的离家出走给小莉迪亚带来了挥之不去的恐惧,她开始试图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但是这种矛盾让她幼小的心灵不堪重负,最终走向绝望。这种绝望,于她,恰恰又走向反面,变成了解脱。
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作者文笔细腻又流畅,不由地跟着她的思路一点点望过去,看清了孩子的内心,看清了父母的纠葛,看清了曾经我以为对的教育方式中暗含着的可怕的弊端。
家庭就像个轮回。父母这样要求我,我愤怒、反抗。但是有一天,我成为了父母,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懂得了很多理念,我以为我会比我的父母更懂孩子,我以为我会比我的父母更会与孩子沟通,但是事实是这样吗?父母对我多年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有时候我会突然发现那些我曾经激烈反叛过的方式竟渐渐被我淡忘,但是每当孩子出现我不能容忍的问题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要采取的最直接的方式竟和当年我的父母选择的方式如此相同。
于是,我刻意克服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有意识地回避我小时候认为的不对的方式,我希望我的这种转变能够更加科学地教育孩子。但是这种刻意的回避就一定是正确的吗?莉迪亚的经历告诉我,这或许也并不一定是对的。
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好的?我想大概是了解。没有一个孩子是相同的,我的孩子,别人的孩子,甚至我自己小时候,都是不同的。性格不同,认识事物的方式不同,如果都是千篇一律地运用某一种育儿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
有很多古语,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比如“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你说它对吗?它不对。你说它不对吗?它又对。对于不同的孩子,它就有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我小时候属于比较顽劣的孩子,我的父亲一直对我要求非常严格。记忆中,我一直对他的这种严格异常排斥。他有一样法宝我永远逃脱不了,那就是棍棒。那时候我内心一定是诅咒过他的,我甚至激烈地想过干脆一走了之。但是,我又不甘心这样做,总认为如果我走了,他就得逞了。我们就在这样的相爱相杀中度过了那些年。很庆幸我在他的严格里没有走歪,相反的是我的内心被其锻炼的很强大。我不怕挫折,不怕打击,我不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我本来敏感的心逐渐变得随遇而安。
也许,于我,这种略显暴力的方式是对的,我的顽劣没有扩展。但是,我想,也许我也有很多本来的东西因为这种严格而被扼杀了。我小时候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终日迷恋扬起土的大地。如果他当年放任我的疯跑,也许我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然而,我身边就有一位同样严格的父亲,只因偶尔对孩子实施过暴力手段,导致孩子心理异常,换上了抑郁症。他为此后悔不已,为了给孩子治疗跑遍了北京各大医院。这个孩子,恰恰是因为父母的棍棒出现了不可逆转的心理障碍。他的内心敏感、倔强、脆弱,在父母的责备和苛求下,他的心理防线崩溃了。
所谓因材施教大约就是这个意思。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是沟通。当你明白孩子的内心后,才容易选择一种相对正确的方式。比如,我会常问我的孩子几个问题。你喜欢妈妈用哪种方式和你说话?你觉得妈妈怎么要求你你才能做到?他一般都可以准确地表达他的意愿。当然,如果是在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沟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依稀记得自己在十几岁的年龄时,不喜欢向父母吐露心声,只喜欢自己思考自己的人生。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的父母很少能够认同我,他们更多的是把他们的想法强加于我的身上。如果当年,他们赞同我的观点,愿意支持我做一些选择,也许我也能与他们坦诚内心。
那么请不顾一切地去了解你的孩子吧,尽管他有时调皮起来像个小魔鬼,尽管他做的许多事都不尽人意,尽管他常常让你觉得人生似乎都没有希望了。只有了解是通向他内心的唯一途径,只有了解才能感同身受地真正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良好指引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