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朋友聊天,说可能更年期快到了,情绪就如天气说变就变。
然后她不断的询问问题,忘了说,她曾经是医生,现在打理几家药房,习惯使然,所以碰到“患者”出于工作习惯都是这么提问。
和她的友谊从高中讲起,上下铺关系。那个时候名气很大的她,都渴望和她走得近一点,再近一点,她的文章诗句经常在学校订阅的杂志书刊出现,十足的才女。读过她的文章,多是散文,字句优美,很多时候生僻的成语出现别说能不能领悟,简直字都认不全。
和她怎么走得更近的?还得从一次征文讲述。我们年级给了两个名额参加全市的作文比赛,很不好意思的是我占了一个名额,用老师的话说比我写得好的人多,但是我的风格比较与众不同,文字轻松幽默很有喜感。她完全就是实力派,文字细腻柔美有凄凄惨惨的多愁善感。共同外出两天相互照应发现她的人完全和她的文章一样,只可远观。她的清冷让人胆怯,她的才华让人仰望。
从那以后我们的语文老师经常让我俩周末去他家里,给我们找出很多书看,反而我们数学班主任非常的反对,觉得学习压力那么大怎么能把时间花在那些闲书上,那时候我们每周都去语文老师家换书,换书的同时要交一篇读后感老师会逐句给我们修改……友谊就那么不经意间的开始。
大学的时候她学了医学,我学了财务,我们都没有理想的专业。那时候高考比例小有个学校读书都不错了,谈什么梦想选什么专业。
工作后她留在了偏远地区的小医院,每天累死累活,庆幸的是她在那里遇到了现在的老公然后结婚生子顺理成章。然后老公带着她回到了省会城市,大都市的医生工作不好找,但是还得感谢小地方那些年的医院工作,接触了很多患者,医术比一般人高明了许多。可对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人讲,不管你多优秀都没有平台给你施展的机会。
回到大城市她先在药房工作,边工作边学习考了很多证书,慢慢的在她老公的张罗下开了一药房,慢慢的很多居民邻居工地民工都愿意去她那里看病,日常的各类症状她都没问题。药房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然后开了一个又一个……
我们一直没有断联系,用她话说她已经是我的家庭医生了。
现在问她还写作吗?哪有时间伤秋悲月啊。
为了梦想而忙碌,太多的时候我们因为忙碌而忘了最初的梦想。
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后来工作太忙就没去。谁都有豪情万丈的时候,只是现实让我们的梦想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
我儿时的梦想是什么,有一屋子的书可以看。慢慢的,我想不要为了生活四处奔波。然后,希望自己工作能自由一点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睡到自然醒,有个书屋,有个环境优雅的咖啡店。
现在我时间有了,就差书屋和咖啡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