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这是大部分人所欠缺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4795783/25fd4e37ff66fa62.png)
01
—
我把公众号写作看成是分享倒逼输入:
公众号写作是一个输入知识、思考及分享的过程。每篇文章的形成,必须要对输入的知识进行思辨,思考得越深入、分析得越透彻,输出的文章就越有价值。
我把读书打卡也看成是输出倒逼输入:
每周完成一篇读书笔记,雷打不动地发到读书打卡群。
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发思考、倒逼输入:
读书读到的是别人的知识,而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是要经过思维转化的,
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后,这些知识才会深刻地印在你的脑海里,才能慢慢地转化为自己的认知。
千万不要低估这些输出,
伴随着输出的每一次深度思考,都是一次“知识索引”的更新,
将大脑中的知识进行洗牌,或者加进新的知识,重新排序。
积累到一定程度,知识体系就会逐渐成形,
就能产生“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效果。
而且,输入->思考->输出->再到输入是一个高效的增强回路,
会极大地加快提升自我认知的效率。
02
—
其实,很多人是害怕分享的,无非有以下两个原因:
1、只有输入,没经过深度思考,输出不了属于自己的知识。
2、出于私心,自己好不容易想明白的事,怎么能一下子告诉你?
针对第一个原因,我的建议是:
先试着用两三句话总结你获取的新知识,分享到朋友圈、打卡群,
慢慢地,你会习惯思考。
针对第二个原因,我的建议是:
虽然看似是他人“白白”获益,但你得到的反馈会让你避免错误,
自己的收益反而更大。
03
—
当然,"输出"不仅仅是文字、音频或者视频,
也不仅仅在公众号、打卡群、播客或者短视频平台。
它可以是理论知识、个人经验、工作技巧、IT工具...
比如,你在朋友圈里持续输出你的观点,你就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又比如,你总结了一套工作技巧,在公司内进行了培训,并打造自己的专属名词,一看到这个词大家就会想到你。
...
只要是经过你深度思考的,
都可以整理自己的知识资料,然后不断地去做输出。
所以,基于这样的认知,我认为,输出的目的除了倒逼思考与输入外,
更可以打造个人IP,
形成影响力,产生长期收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