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理解:第一句的理解在于“志”和“行”。为什么父母在的时候,要看他的“志”,而父母不在了要看他的“行”?父母在跟前的时候,有的人是“假”孝顺,做做样子给身边的人看,看起来孝顺,实际上是为了自己。所以,父母在的时候,要看的“志”,他的真正意志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父母。当然还有另外的层面,如果父母做的不对的时候,是提出来纠正,还是表面上赞同,背地里忤逆,在父母在的时候能做到表里如一,那就是孝了。
在父母没有了之后,要看他是怎么做的。有的人在父母在的时候,有人管着,是个好人,但是一旦父母去了,没有人管着,他就变了,跟之前的所作作为完全不一样。对父母的事情也是一样,父母在世的时候可能态度很差,但是父母走后,又是各种后悔,做各种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
所以说,要看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孝顺,看他是否能做到表里如一,父母在与不在都不影响他。爱就是爱,恨就是恨,对父母能坚持自己的态度和评价,身前生后都一样,那就可以说的上是孝了。
大部分的人,总是后悔,觉得父母在世的时候没有好好对她,然后在父母过世之后做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所谓弥补,这也只是为了心安,不是真正的孝。
当然,事实上,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真正的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