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读书第七讲

作者: 净子如是 | 来源:发表于2017-05-12 14:31 被阅读0次

悲悯自愈项目

慈悲心鲜见于大多数受害者的成长环境中,有意识的培养则更为稀少。儿时受虐者不习惯自我悲悯,他们更习惯自我评判和否定,忽略自身的需求。

自我悲悯需要一定的过程和练习。从自我悲悯的角度看待自己需要长年累月,持之以恒的练习。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那就不要强迫自己。


29自我悲悯的障碍

认为自我悲悯既自我放纵,承认自己的痛苦和遭遇就是“自怨自艾”或是“博得他人的同情”。

我们一直被灌输要走出逆境,一路向前的观念。企图否认或弱化自己遭遇的人,最后都会发现伪装和所谓的朝前看,只会引发健康问题,让人承受压力,对别人的痛苦和遭遇也变得难以容忍,他们认为:“如果我能够克服,那么你也可以。”

自怜与自我悲悯的区别: 自怜,觉得自己很痛苦,很可悲,很无助,陷入恶性循环。自我悲悯, 验证自己的情感经历,承认自己的遭遇,并情有可原。

程刃,困难会给我们带来前行的动力。


30担心自己变得软弱,懒惰或自私

没有人能一直不犯错,那些试图事事都完美的人在很多时候只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承认处境或任务的困难,鼓励自己,认可自己的进度与表现远比责怪自己不够完美,更有效果。

自我悲悯,不是自私自利,不是简单的等同于偏爱自己。

在与那些经历更悲惨的人相比后,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权利抱怨。事实上,肯定会有人比你的遭遇更悲惨,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应该花时间认可自己的遭遇。


31归咎自己

怪罪自己,会让受害者误以为能够阻止虐待的发生。

羞耻感会让人一蹶不振,,我们应该竭尽全力避免羞耻感。人们总想掌控一切,因为可控才有安全感,而我们的社会又一项推崇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做命运的主人。当 出现问题时,我们会因素手无策,而觉得羞愧。成为受害者,让我们觉得很无助,进而感受到羞辱和羞耻,为了抵御这种羞耻感和无助感,我们宁可将受害归咎于自己。


32拒绝承认自己的遭遇

不承认痛苦的存在,我们就无法继续前行,否认是一种强大且有效的防御机制。 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让你在最艰难的时刻活下去。但另一方面否认这一行为本身又可能伤害到你。

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的人善于为施虐者找借口,从而弱化被伤害的程度,甚至否认虐待的存在。

练习: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童年。用第三者的叙述法让你从完全不同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童年。


相关文章

  • 三点读书第七讲

    悲悯自愈项目 慈悲心鲜见于大多数受害者的成长环境中,有意识的培养则更为稀少。儿时受虐者不习惯自我悲悯,他们更习惯自...

  •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第七八章读后感

    第七八的章讲都是关于表达能力的提升,如何通过讲三点以及从结论说起,来提升表达效果和能力。 首先,为什么要讲三点呢?...

  • 《业力管理》空中读书会第七讲

    第七讲文字部分 善用业力法则,创造富足人生!欢迎大家来到《业力管理》空中读书会,今天是第七讲,我是姚林利姚老师。 ...

  • 三点读书第五讲

    第三章 慈悲心如何治愈羞耻感 自我悲悯即坦然面对自己的痛苦并产生共鸣,在乎并善待自己,对那些痛苦和缺陷抱有客观,理...

  • 三点读书第六讲 -

    25自我悲悯的开创性研究 慈悲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失败感让我们勇于承担风险,敢于抵抗批评和解决冲突。 悲悯可以成为...

  • 三点读书第八讲

    33不了解自己如何受痛苦的折磨 导致童年时遭受过虐待的人不敢承认自己遭遇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 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

  • Day12/21 26-aloof王-编导

    【今日读书】《财务自由之路》 【今日读书时间】8:00-9:30 【阅读总结】 今天读了第七章,这一章是讲如何增加...

  • 第七讲:为何要用"肠断人"来形容极度伤心?你有过“断肠”的时刻吗

    欢迎来到诚悦读书《诗词百讲》第七讲 如果问你,形容极度伤心的成语是什么? 八成你会说:“肝肠寸断” 说到“断肠”,...

  • 勇气读书会之推荐书目《打造魅力班会课》

    勇气读书会 推荐书目:《打造魅力班会课》 昨天晚上参加了互+金秋论坛第七讲。使...

  •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为什么要读书,笔记 为什么要读书?有三点可以讲: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智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点读书第七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lww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