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个真实的例子:
今年9月21-23日,2018(长株潭)全屋整装暨建材/家具博览会,展会现场空空荡荡,3天接待客户个位数,0成交,展会的费用几乎等于打水漂。
11月14日,2018高交会,加推人工智能名片的真实获客数据: 一天时间,获取精准客户3406个,无需留手机号码,无需加微信,就可以双向沟通。
在互联网行业日益发达的今天,会展营销依然是很多企业推广获客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会展营销在中国会达到355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而据《进出口经理人》杂志社发布的“2017 世界商展百强排行榜”,中国占有 22 席,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德国。
会展营销对企业获客的确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参展企业在利用会展营销过程中,获客效率却不如人意。
移动互联网趋势下,传统的展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参展商和客户的需求,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参展成本高
参加一次展会,展位费、展台设计搭建、参展人员差旅费、样品运输物流成本,这些对于参展企业来说都是硬性成本。我们可以粗略估计下,参加一次展会的这些成本之和至少在十几万以上,如果会展的举办地是外地或者国外,那成本就更高了。而这些投入的成本,几乎都是不可重复利用的一次性投入!
展台搭建费,可能相当于中小企业整年营销预算
面对高额的参展成本,不少企业很难通过一次展会收回成本甚至赚钱,一些企业只能不断的参加其他展会,以期获得收益。所以,展会行业只有一一些大中型企业玩得起,大量的中小客户面对展会的巨额成本和不可预估的收益,只能是望展兴叹。
用户粘性低
展会中的观众,面对扑面而来的同类产品信息,很难对某个特定品牌产生深刻记忆。如果是非知名品牌,希望一次展会客户就记住你,基本是不大可能的。
参展企业派发的大量名片及资料,有多少客户是仔细阅读了呢?90%的资料会被客户直接丢弃,而名片可能下一秒就进了垃圾篓。
展会上,被随手丢弃的企业宣传单页、画册
更重要的是,展商和观众之间的粘性非常低,基本上展会结束,就是再也不见的关系。
缺乏数据库
当前,展会的获客方式主要以收集客户名片为主,展会过后参展企业销售以电话跟进进行客户的联系开发。
小小的名片箱,装的是商家满满的希望
后续这些收集而来的数据整理过程繁复,且管理不方便;而对于后期的销售跟进,管理层几乎是零参与,无法及时掌握整个后期跟进的环节。
这种割裂式的数据管理,不仅造成信息同步受阻,同时也大大降低会展的效果。
在企业的会展营销中,加推可以做些什么?
借助人工智能名片,在展会中销售人员只需引导用户扫名片小程序码,即可完成递名片、自我介绍、产品介绍、品牌展示,还有后续线索跟进以及数据统计等操作,实现销售全流程贯通,且客户的使用体验也十分流畅。
一、会前:多点触达
线上:在官网和其他推广渠道,可加入加推码,客户用微信扫码可直接浏览指定展商信息,让企业的流量变现最大化。参展商可和KOL平台联手,进行公众号推广,让企业的公众号宣传活起来。
线下:可做地推宣传、行业报刊、广告(车站、户外、大厦、电梯),结合加推码可实时跟踪客户浏览轨迹,获取意向客户信息及线索。
展商可以看到定向客户查看企业名片、动态、产品、官网,及客户保存企业电话、微信的行为,用数据分析出客户对你的什么更感兴趣。
二、会中:汇聚流量
在展会现场,当销售人员把小程序名片递给客户时,同时也把企业、产品、品牌一起传递。这种便捷高效的触达工具,不仅大大提升双方的互动频率,更让名片访客对于品牌的印象不断得到加强。
名片、商城、企业动态、官网一应俱全
展会结束后,展会企业的人员和客户无需添加好友,也能进行实时对话便捷沟通,利用小程序和客户产生多次互动,加深客户对企业和品牌的深刻印象。
雷达功能的应用,让参展企业员工可以熟知客户感兴趣的产品和品类信息,在和客户沟通时更有针对性。
每一次的用户浏览,都清晰可见
三、会后:数据沉淀
线索沉淀:但凡扫过企业码的用户都会沉淀为展会特定企业的数据,汇聚成自己的流量池,所有数据信息同步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实现内部信息流畅,高效协同。
跟进激活:好的销售业绩,一定是通过持续的客户关系维护来提升的。加推人工智能名片,基于人工智能名片的雷达功能,可以让销售员看到客户的每一次行为数据,针对性的定期进行客户跟进与开发。
还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的通知、优惠券的刺激,激活用户的关注并最终成交。
数据管理:企业负责人或者部门负责人可以通过后台详细的数据,看到销售人员,通过名片推送和系统互动与客户发生的每一次连接。
进入微信互联网时代后,微信的流量红利可挖掘的空间巨大,企业的会展营销如果借力人工智能名片和微信的强大流量,颠覆以往固有的营销模式,提高展会品牌影响力,提升参展企业的营销效果,实现利润的倍增。
加推人工智能名片是基于一整套销售场景逻辑的解决方案,自2017年12月上线以来,已经持续为30万用户建立商机连接,帮助企业销售员成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