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成长励志读书
塑造孩子同理心的具体工作(下)

塑造孩子同理心的具体工作(下)

作者: 礼仪培训师褚丹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15:27 被阅读0次

七、提问和鼓励

      帮孩子留下更多回忆,让他们练习回顾重要事件——在车上、餐桌旁,任何地方都可以。你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将孩子的注意力引向当天的各种细节。有时候我带依依上课回来,爸爸会问她:“你今天在巧虎学了什么呀?”虽然我并不主张用“学了什么?”来向孩子提问,但是偶尔问问也没什么,依依回答:“巧虎回家了!”原来她脑海里回放的之后最后巧虎回家的镜头,当然,这是末应效应,我能够理解,经常向孩子提问回忆,一个整合记忆系统框架就在这些问题中搭建起来。

八、浮云原理

      提醒孩子,感受来了还会走,它们是暂时的状态,而非长久的特质。为孩子意识到“觉得”和“是”之间的区别打下基础。当孩子感到悲伤(或生气、害怕)时,他们不明白这样的感受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因此你要帮他们说:“我现在觉得很悲伤,但是我知道我待会就会开心起来。”但是不要因此忽略孩子的真实感受。《孩子对遭遇的创伤感到恐惧怎么办?》一文中有讲到具体案例。

九、情绪调色板

      帮助孩子关注内在的感觉、意象、感受和念头。帮助孩子了解并谈论内心世界。通过提问来引导他留意身体感觉(“你觉得饿吗”)、心理意象(“当你想到奶奶到家时会出现什么画面”)、感受(“积木倒掉的时候真让人难过,是吗”)和念头(“明天姐姐过来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十、第七感

      通过第七感练习,孩子能够学会让自己平静下来,按自己的意愿分配注意力。即使是很小的孩子也能学会平静下来,放松呼吸,短短几秒钟就足够了。让孩子平躺下来,放一个玩具船在他肚子上。教他做缓慢、深长的呼吸,让玩具船随着呼吸起伏。这个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孩子还小。让他体验到镇定、安静平和的感觉就行了。

十一、亲子互动

      在家庭中制造欢声笑语,这样孩子将与最亲近的人享有积极、满意的人际体验。让孩子当头儿,跟他玩,咯吱他,跟他一起大笑,爱他。把东西叠起来,再推到。敲击锅碗瓢盆,去公园,滚皮球。在每一次与孩子的互动中,只要你全身心地关注孩子、配合孩子,你就能在他的头脑中创造爱与人际关系的积极期待。具体很多亲子游戏可以参考《在家就能玩的感统训练》,以后我还将分享不同训练目的的小游戏。

十二、共情力

      终于讲到共情力了,把冲突看作机会而非障碍,利用冲突教孩子一些必需的人际技巧,比如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读懂非语言信息、修复关系等。跟孩子讨论分享和轮流的概念,不过不要对他们期望太高。接下来的几年你还有很多机会教他们社交技巧和规矩。现在,如果他与另一个孩子发生冲突,那么帮助他表达自己和对方的感受,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然后引导他们转向一个好玩的新活动。

      每一次孩子发生情绪波动或者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我从来没觉得这是一个“麻烦”,相反,我都觉得这是一个“契机”,可以和依依讨论点什么,所以,即使是用科学的教养去养育孩子,我也从没有正儿八经给家里谁上过课,要知道,这身份,境况都不太合时宜,但是,当你把这些方法都根植于生活的细节之中,你会发现,生活随处花开!

塑造孩子同理心的具体工作(下)

相关文章

  • 塑造孩子同理心的具体工作(上)

    为什么我今天的标题是《塑造孩子同理心的具体工作》而不是《塑造孩子同理心的具体步奏》?在我看来,塑造孩子的同理...

  • 塑造孩子同理心的具体工作(下)

    七、提问和鼓励 帮孩子留下更多回忆,让他们练习回顾重要事件——在车上、餐桌旁,任何地方都可以。你可以问一些简...

  • 同理心塑造乖孩子

    今天接完老二,在路上,他小声地嘟囔着:“今天,我应该把积分带过来的,玩具柜里刚添了玩具,等到下周就又没有了。”我从...

  • 塑造孩子同理心的基础是什么?

    好几天前,一个朋友问过我:“该如何塑造孩子的同理心!”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并没有全面地回答。同理心,即共情力,...

  • 想让孩子情商高,先让自己不吼叫。

    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发展同理心,首先让自己变成有同理心的父母,孩子才会学会同理心。 而经常对孩子吼叫就是没有同理心的...

  • 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要点:1.同理心 2.给信任 同理心孩子。体谅孩子学习的辛苦,孩子被同理了,情绪才能得到平复,才...

  • 同理心(下)

    文化对于我们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也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个人主义文化(看重独立性)里成长的人,通常要比那些在集体主...

  • 0608

    同理心。 性格上过度的同理心可以去稍微去平衡一下,其次要具有同理心的能力。

  • 育儿日记70(父母责任,用同理心陪伴孩子)

    保障孩子的生活能成功并非父母的责任,父母真正的责任所在是支持孩子,表达同理心,在必要的时设下边界,以及塑造自信心。...

  • 阅读写作打卡|第三天

    孩子需要更多的同理心,同理心并不是纵容,同理心是感受孩子犯错误时的心理。 很多时候孩子不需要你直接指出他们的错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塑造孩子同理心的具体工作(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cr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