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婚姻育儿教育
一把小铲子,让孩子轻松学分享

一把小铲子,让孩子轻松学分享

作者: 奔跑的苏菲 | 来源:发表于2017-07-19 13:32 被阅读0次

一把小铲子,让孩子轻松学分享

周末带2岁多的女儿在小区溜达,发现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玩沙滩玩具,女儿看到后很感兴趣,于是上前征询一小哥哥意见是否可以把小铲子给她玩一下。而小哥哥抱着铲子拼命摇头,并大声说:“不给,我要玩!”

女儿立刻急了,一边说:“我想玩一下!”一边伸手去拿哥哥手中的铲子。实力悬殊太大,女儿未能如愿,并开始难过想哭。

我见状,拉回女儿,安慰道:“你看哥哥这个时候也特别想玩铲子,你去抢就很不礼貌。要不我们先玩玩其他的,怎么样?”

女儿并不接受,仍对铲子念念不忘。于是我又建议:“或者你去问问哥哥愿不愿意和你交换玩具呢。”

女儿get到重点,主动将自己的小恐龙递给哥哥,满怀期许地说:“哥哥,我们交换着玩,可以吗?”

呵呵,剧情未能朝预期发展,小哥哥也是个执着而有个性的家伙,坚定不移地给拒绝了。

这大大出乎女儿的意料,单纯的妹子顿觉无比委屈,马上大哭起来。

我抱住女儿,拍着她的后背安抚,轻轻地说:

“妹妹,妈妈知道你特别想玩那个小铲子,你能去征求哥哥的意见,做得很好。

那个玩具是哥哥的,哥哥现在也许不想和你分享,有点可惜。等哥哥玩好了,我们再问问或许他就愿意了呢?

女儿听后,哭声渐渐减弱。

我继续说道:“妹妹,其实这就像你平时在玩玩具时,有其他小朋友想来玩,你有时候也不愿意分享是一样的。”

女儿没再发声,将小脑袋靠在我的肩头上,带着停止哭泣后的轻微抽动,似乎是在慢慢思考。

那一刻,我想让女儿明白:分享的决定权在于个人,因为那个玩具是“别人的”,所以我们就需要尊重和等待。这样的界限划分,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而类似的事情,在小朋友之间是经常发生的。不论是主动分享自己的东西还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东西,我们常看到一些家长是这样处理的:

1、针对“我的东西我不给”的孩子,一句简单的“你要分享”,就可以不经孩子同意自作主张将物件拿给其他小朋友玩耍;

2、针对“我要要却未达成”的孩子,一句敷衍的“算了,我们不玩这个”,就可以不顾孩子的情绪反应而匆匆将其带离现场。

所以,许多时候当孩子被大人各种要求时,总是特别小气,甚至大哭大闹。

那是因为在孩子的眼里,这根本不是“分享”,是我们大人的强权,是我们在“抢夺”。而孩子只是表现出自我防卫的本能。

所以,我们大人的一句话,本意是想让孩子学会共情与理解,但却剥夺了他们很多练习社交能力、为人处世的机会。

我们走入了一个育儿误区,我们只在结果上用力,却忽视了孩子达到这个结果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能力。

所以,作为父母在这过程中到底应该担当什么角色,怎么做才更恰当呢?

1、尊重孩子的物权意识

美国儿歌《幼儿所有权法则》特别有趣:

如果是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

如果能从你手中夺过来,那东西就是我的;

那东西我刚拿过来,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是我的,不管怎样它永远不会看来是你的;

如果我在搭积木,所有的积木都是我的;

只要看来像我的,那就是我的;

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

你的玩具放回原处时,它自动变成我的;

如果东西损坏了,那就是你的。

这反映的正是孩子的物权意识。

当两岁多的孩子进入该敏感期时,会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

我们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2、什么时候需要干预

高宽教育中指出传统父母的策略都是权威型即镇压或者逃避型即不想孩子有冲突。

所以自己提出"公平"的方案给孩子执行,但这样对孩子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并没有帮助。

作为家长应该视冲突为契机,辅助孩子(当事人或者其他围观的孩子)一起来提出可行的方案解决。

那么适时干预就显得特别重要:

1、当孩子的年龄在3岁以下,他们的语言发展、认知发展还没有成熟,很多时候大人眼中的“暴力”行为,更多的只是孩子语言无法表达的结果,因此需要父母进行引导。

2、当孩子发生冲突,譬如被抢玩具或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情绪反应不佳时(如哭泣),这个时候父母也需要干预,让她知道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支持且哪些行为是正确的。

3、鼓励并引导孩子表达

当一个孩子想要其他孩子手上的玩具时,他/她必须要学会如何询问,当被拒绝时他/她需要学会尊重,或者自己想办法进行“谈判”。

这些是在尊重他人物权前提下表达自己欲望的方法,这些都是需要练习的,而不是大人一句“要分享”或“没关系”就可以带过的。

而拥有玩具的孩子,他/她也需要练习。他/她要练习学会自我评估,哪些东西我愿意分享,哪些东西我不愿意?哪些人我愿意分享,哪些人我不愿意分享?

这些没有统一标准的,这也不是我们一句“要分享”或“没关系”就可以教给孩子的。孩子只有在自愿的情况下经历“分享”的过程才能自己去体会。

分享是美德,分享是快乐,分享更是自愿。当孩子享受到了分享带来的好处时,他们自然就会去分享。

4、建立同理心共情

当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反馈来回应他们的情绪,委屈、难过、着急等;或正面强化他们的行为,主动询问、不争夺、理解别人等。

语言、拥抱、亲吻,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安抚孩子失控的情绪,避免进一步爆发;

另一方面也让他/她明白,自己受到委屈时,父母是值得信赖的求救对象,他们是会来保护我的。

不要小看这一点,所谓的安全感的建立就是体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有些父母因为面子原因,发生这些情况总是想“算了,反正孩子还不懂”,就敷衍自己孩子,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所谓父母的教育态度,决定亲子交流的程度,如此长期下去,孩子的安全感将会破坏粉碎。

最后,接着说说开篇“铲子事件”的结局。

女儿在完全平静后,眨巴着水汽未干的双眼,稚气地说:“哥哥,你玩好了我再来找你玩铲子吧。”

我很高兴,女儿能理解“想玩其他人玩具”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这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解决方案”。

而这时剧情逆转,那位执着的小哥哥将铲子双手递给女儿,略显羞赧地说:“小妹妹,这个给你,我们一起来玩吧。”

看吧,孩子其实天生就会分享的,当他喜欢你,当他放松时,他自然而然就会有想分享的意愿,根本不需要家长要求。

所以,强迫分享的结果,只会损害孩子的社交热情,剥夺孩子社交能力的学习。想教孩子分享,恰恰就该先允许孩子“自私”。

所以,尊重并理解孩子各个时期的特点,不去破坏他们完美的敏感期。让孩子能够进行不同的情绪体验,这才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END-

相关文章

  • 一把小铲子,让孩子轻松学分享

    周末带2岁多的女儿在小区溜达,发现几个孩子聚在一起玩沙滩玩具,女儿看到后很感兴趣,于是上前征询一小哥哥意见是否可以...

  • 孩子,愿你有颗执着而坚强的心!——《孩子.挑战》第二十二章 避免

    周末,孩子去游乐场玩沙池。他看中了一把大铲子,每次来沙池他都中意这把大铲子,这次也不例外。然而,这次,这把大铲子拿...

  • 什么乐器适合男孩学?学之前必读《胡小闹日记》,能坚定信念

    适合男孩学的乐器有很多,今天我不分享学什么的问题,而分享一个让孩子学乐器前一个小细节:让孩子读一读乐多多的《...

  • 小铲子1

    今天来画女儿流萤吧! 然后就是上色啦~^ _ ^

  • 自造小铲子🛠

    今天,我发现我们家的碳铲坏了,我决定自己造一把碳铲。 首先,我拿出铁片、锤子、木棍、钳子,然后...

  • 如何让孩子轻松学英语

    莫以背会多少单词为标准 有些家长认为老师如果不经常默写单词,就是不负责任。在检查孩子学习成果时也以背会了多少单词为...

  • 孩子与沙

    孩子们都喜欢玩沙子,真的爱,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一把小铲子就能玩很久,玩的不亦乐乎。 小区门口的沙子可以玩,游乐场...

  • 乡间记忆之冬

    刚放寒假,又未下雪之时,山地野外是孩子们的乐土。 一把小铲子,一个竹筐,欢快地飞往田间地头。蓑草连天之间点缀着的一...

  • 如何让孩子轻轻松松学好英语

    如何让孩子轻松学好英语呢?下面我把我闺女学英语的方法分享出来。 我闺女今年初二,英语很棒,其他的科...

  • 孩子的世界,成人不懂(上)

    前几天看见朋友圈一位朋友去北海游玩,风景如画,可是孩子只顾玩沙子,走哪都带上一把小铲子。这哪里是旅游呀,分明就是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把小铲子,让孩子轻松学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dl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