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孝悌之心

孝悌之心

作者: 枣园草 | 来源:发表于2024-08-10 19:32 被阅读0次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如美酒,经久醇香;似鸿泉,沁人心脾;是灯塔,指引前行;是鸡汤,滋养心灵。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让你深受影响。家风如星星之火,起到燎国风之大势。

我们家的家风则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孝、善、信。

说到“孝”,我对我爷爷那一辈不是很清楚。只是偶尔听父亲提过,爷爷和傻二爷对曾祖都很孝顺。因为没亲身见证过,不敢妄言。但爷爷对傻二爷的兄弟之情我却是看在眼里。

爷爷弟兄三个,有一个傻弟弟,曾祖母死了以后,他便跟着爷爷和三爷轮流生活。三爷不大愿意管他的傻哥哥,二爷大多数时候便跟着爷爷。傻二爷偶尔会犯病,犯病时口吐白沫、浑身颤傈。每每这时,爷爷便会掐着他的人中,让他慢慢缓过来。傻二爷不犯病时,和正常人无异。听父亲说,从我亲奶奶死了以后,傻二爷用靠一身力气挣得钱经常给他买好吃的,他对父亲这个侄子非常偏爱。

父亲结婚后,二爷正身强力壮,除了偶尔会犯病,他也能靠那一身蛮力挣工分。对父母的生活经常接济一二。父亲对傻二爷的感情非常深厚,婚后便担负起了照顾二爷的责任。直到二爷去世,他一直是我们家不可缺少的一员。

父亲的孝顺,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深受其影响。

记忆中,每天天刚亮,父亲便会挑着扁担去给爷爷奶奶的水缸挑满水。父亲个子矮小,挑着那接近地面的水桶,每天准时把水缸注满。这好像成了他早起后的习惯。而他们盖的新房子,也是先让老人居住,旧房子留给自己住。等到他们有能力了又翻盖了旧房子。

父亲用他的身体力行,诠释了“百善孝当先”的孝字,他用“润物细无声”的精神熏陶着我们。

我亲奶奶在父亲十四五岁时便过世了。后来爷爷又娶了后来的奶奶,奶奶带来了一个比父亲小七八岁的女儿,对她带来的女儿总是会有所偏袒。父亲无兄弟姐妹,把奶奶带来的女儿当亲妹妹对待。孩子们相安无事,相处融洽,奶奶便对父亲也尽到继母的责任。父母婚后,婆媳之间也略有过罅隙,但随着相处日久,她们之间也没了最初的磕绊。尤其是爷爷去世以后,父母对奶奶的陪伴和照顾让村里人都称赞不已。

父母用他们的行为为我们做了榜样,他们从来没用高深的理论告诉我们怎样孝顺,而是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孝的内涵。

他们对爷爷奶奶的孝,对二爷的孝,如一个灯塔一样,屹立在前方,给我们指明方向。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们从来不耳提面命的让我们孝老爱幼,但是他们的行为又无时不在诠释着这一切。

我们兄妹五人,在同一个家庭环境中长大成人,所受的熏陶也是一样的。虽然我们性格各异,人生之路也不尽相同,但是在孝敬老人这一方面却大同小异。

母亲患病五年,五年的时间在医院和家之间穿梭往来。为了照顾病重的母亲,我们兄妹几人竭尽全力。

母亲卧床数月,哥哥放下手头的工作,尽心尽力的在床前侍奉。姐姐更是因为照顾母亲辞掉了工作。而弟弟更为了母亲的病情四处寻觅良方益药,听到对她病情有疗效的偏方不惜万里求医问药。

虽然最后母亲还是没能扛过病魔撒手人寰,我们却都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孝心。

而我们的后辈也已接过孝的大旗,他们对爷爷、姥爷,对老人的孝心,让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相关文章

  • “解读《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98)“行为作用与反作用力的九种

    种豆会得豆,种瓜会得瓜,种孝悌之心会得孝悌的反作用力,这就是好种子的果实会不同于差的种子或恶的种子的果实! 积善成...

  • 舜的孝

    今天看《孟子》,他在文章中屡次提到舜的孝悌之心。 舜出身卑微,他的父亲是个盲人,名叫瞽(gu)叟。他的...

  • 天之道

    以天之名 可以匡社稷 以地之名 能明天下心 天父地母 兴之以孝悌之义 广之以人民之心 顺应天道 源远流长 倘若人心...

  • 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

  • 孝悌

    ~老爸病房有三个老人,分别是八十二、八十三、八十四高龄。 一床八十三,己诊断食道癌,他有一子二女,大女儿在邻县带上...

  • 孝悌

    为什么把孝悌做到极致就是圣人呢? 因为圣人的心是存乎天理,而无人欲的纯粹之心,阳明先生说:心即理,去一份私欲,就富...

  • 湖南省零陵县孝悌乡三坵田《蒋氏族谱•培庆堂》(光绪17年本)族训

    作者:蒋六元 一、敦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盖能孝悌则可为人,不能孝悌则不可为人矣。夫羊有跪乳之恩,雁...

  • 《大学》之“齐家”标准“孝悌慈”【13】

    修身齐家,齐家的关键在于简单“孝悌慈”之心,这是儒家考核一个人齐家的基本标准。所谓孝,是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报恩;所...

  • 孝悌 和谐

    清晨寄语: 大同世界,孝悌为根,和谐为贵。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普世教育的基础。《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

  • 孝悌之道

    孝者,子对老,事父母也。弟者,通“悌”,事兄长也。 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向上、面上、侍上、敬上、尊上。 因此孝悌之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孝悌之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kl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