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雨跟我抱怨说:“和孩子起冲突的时候,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要么对孩子大吼大叫,要么直接上手。可是过后又很后悔怎么办呀!”
我记得在2017年我家大宝上一年级的时候,当时弟弟才2岁。大宝回家读拼音的作业,于是自认为拼音不错的自己就指导孩子学习。
刚开始还好,后来读到z和zh,这两个声母的时候我就崩溃了。教了很多遍,孩子还是读不准,于是就进入了恶性循环,我一边教音量也一边提高,总觉得为什么教了你那么多遍都还都不会呢?就像很多视频说的那样,不写作业还可以母慈子孝,一到写作业就鸡飞狗跳了。更可气的是弟弟那么小在旁边听着都读会了!
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这个阶段,所以当小雨跟我抱怨的时候我特别理解她的感受。后来我跟小雨分享了我自己亲身试验并行之有效的四个步骤。
1、按下暂停键
在自己的情绪一团糟的时候并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时机,我们可以先离开那个场域。告诉孩子,妈妈现在有情绪,我需要自己待会,晚一些我们再来商量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你也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合作,这样可以让大家都很开心。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比如给自己泡杯茶、洗个热水澡又或者是去锻炼一下,先然给自己平静下来。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家大宝因为他写作业的事情起了冲突,d那个当下自己真的很生气,但是那个时候因为自己学了家庭教育,我明白那个当下不管我打孩子孩子骂孩子都解决不了问题。
一直呆在家里看着就会很气愤,于是我就换上运动的衣服到楼下去跑步。跑了几圈下来出了一身的汗,气也随之消失了。
2、正确认识情绪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情绪,情绪只是我们的感受,是每个人身体都有的,并没有好坏之分,情绪只是我们心理需求的一个信使,情绪的出现只是在提醒我们。
在心理学有这么一个说法:所有的情绪背后都有一个得不到满足的需求。
试想一下当你处在森林里,远远地看见一只老虎。这个时候会有害怕的情绪来提醒我们要注意了。如果没有这些情绪,直接走过去,估计就被老虎给吃了。
所以情绪只是在提醒我们,我们要做的的接受它,并学会和管理它。
3、自我觉察
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一定是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个时候我们要先暂停,可以和对方(孩子)说妈妈现在情绪不好,我要自己待一会,这个时候你可以觉察一下自己的内心,发生了什么?是什么需求得不到满足?
可以进行自我倾听:当我看到孩子的这个行为,我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我的需要是什么?我对孩子的请求是什么或者说我需要孩子怎么配合我?
4、重新与需求联结然后找到合作的方法
当我们已经了解到自己内心发生了什么,也察觉到自己的需求。就可以和自己的需求进行联结,然后把自己希望对方怎么做提出来,然后和孩子一起来商量怎么合作才能满足双方的需求。
我一个朋友丽丽,有一段时间她很闹心孩子晚上九点还不上床睡觉,总觉得孩子磨蹭不应该。
后来经过探讨之后她发现,希望孩子十点睡觉只是丽丽自己的需求,她担心孩子睡不够9个小时,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后来她把自己担心和孩子坦白之后,孩子说可以争取在学校的时候就把作业做完,这样晚上回家就可以学习英语,这样网上孩子就多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把自己的担心和孩子坦白,让孩子一起参与想办法,这样孩子更容易遵守约定。
情绪是需要流动的,我们只有接纳了自己的情绪,然后学会了和情绪共处。才能给孩子做榜样,自己做到了才能教会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