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在公园里看到马兰花,由此产生联想,写出了《马兰的性格》。到了深秋,我看到有园林工人在收割马兰,便问,马兰割了,明年春天还长吗?工人说,当然长。马兰就是这样,割不死的。
转眼到了春天,公园里百花盛开,马兰也不甘寂寞,倔强地从土里钻出,先展绿叶,再开兰花,给春姑娘增添了美丽的色彩。马兰的花期可长达五十天,比那些桃花,杏花,玉兰花等长多了,是不可多得的园林绿化和美化植物。
马兰花早在先秦时期就被古人们发现和使用,并且有很多种名字,最早叫“荓”(píng)、马帚、落帚、地扫、地葵、地肤子等。《诗经大雅桑柔》有:“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在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上经地肤子》中有“案广雅云:地葵,地肤也;列仙传云:‘文宾,服地肤’;郑樵云:‘地肤曰落帚,亦曰地扫’;尔雅云:‘荓,马帚’,即此也,今人亦用为帚。”
马兰不但在城市的公园里长得好,就是在一些贫瘠干旱的土地上,它也能茁壮成长。那年去甘肃,我在荒凉的沙漠中便看到了零散分布的类似兰花的植物,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兰花。后来我知道了,就是在我国的大西北罗布泊无人区,在古楼兰故国的孔雀河流域,也能看到马兰花娇美的容颜。
马兰看似娇美,却有着生生不已,百折不挠的性格。这种性格,也很像我们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性格。正是有了这种性格,中华民族才能世代相延,屹立不倒。凝视着眼前的马兰,我脑海里忽然就出现了一个人,一个马兰花似的姑娘。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承德团地委举办交易舞培训班,部里就让我去了。说是交易舞,其实主要学的是集体舞,比如青年圆舞曲,阿西跳月等等。我在音体美这方面还有些天赋,所以学起来也不怎么费劲。我本来以为自己做得很好了,哪知,有个姑娘做得更好,和她比起来,我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有一次中间休息,我和她聊起来,这才知道,她在承德最偏远,也是最寒冷的围场县当老师。因为她家在承德,本人也有舞蹈天赋,县团委就让她来了。再后来我又了解到,她是外地一所师范院校毕业的,毕业后回到家乡,被分到围场县教书。我说,围场那么远,你家就在承德市,咋不调回来?她微微一笑说,在哪不是干,我觉得围场就挺好的。再说,自己选择的路,就要坚持走下去。听了她的话,我感觉脸上发烧,因为我还不如一个姑娘。
现在想来,这不就是一株风吹雨打都不怕的马兰花吗?尽管我已经忘记了她的名字,但她就是娇艳又刚劲的马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