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精神分析诊断》读书笔记(十)自虐型(自我挫败型)人格①

《精神分析诊断》读书笔记(十)自虐型(自我挫败型)人格①

作者: 心理咨询师卜彬 | 来源:发表于2023-12-13 17:20 被阅读0次

人们对人性的理解会遇到一道难解的命题,即有人惯常与己为敌,他们的人生决定和经历似乎总是与幸福背道而驰。

人格类型中收录的“受虐性格”,具有甘愿受苦、抱怨、不断自我伤害和自我贬低等习惯态度,以及伴随的潜意识愿望:以饱受痛苦去折磨别人。

“自虐”常用于指代非道德性的自我毁灭,有些人经常遭遇意外事故,有些人蓄意伤害自己,但并非意图自-sha。自虐即提示这些疯狂的自毁行为背后潜藏着一定的含义,他们所追求的某种满足足以抵消肉体的痛苦。在自我伤害者看来,不恰当的毁损行为与缓解情感痛苦有异曲同工之用,短暂的躯体痛苦可以掩盖强烈的不存在感和自我疏离感。

许多自虐者会对自己的遭遇抱怨,认为纯属受害、运气不佳或不白之冤。

自虐者会运用内摄、反向形成以及理想化防御机制。除此之外,他们也极容易付诸行动。他们以行为来抵消因沦丧、被动和隔离而引起的抑郁感。这种攻击自身的付诸行动,能使自虐者内心体验到道德化,从而有效地达到防御目的。

自虐人格的防御特点是不计风险地付诸行动。自我挫败的举动包括对预期痛苦的掌控,这种预期和努力掌控绝大多数受潜意识驱使。

例如,如果确信上司迟早要惩罚自己,那么刺激引发这一惩罚的早日到来,至少可以减缓坐以待毙的焦虑,这种引发也能使个体获得部分的掌控感:至少受惩罚的时间和地点是可以选择的。这种反客为主的行为被称为“化被动为主动”。

弗洛伊德起初将这类行为称为强迫性重复。那些童年期饱受痛苦的人往往成年后依然命途多舛。他们遭受的挫折与童年时期惊人地相似。更加令人扼腕的是,至少在旁观者看来,他们的处境似乎是咎由自取。

有人指出,人类的行为具有重复的倾向:如果一个人拥有安全和被接受的童年,那么他的重复模式会不易察觉,因为他的重复行为很符合现实实际,并进一步促进新的积极的行为。而如果童年遭遇令人恐惧,饱受菩待,那么便会有这样的心理动机重现挫败情景,然后重新努力适应和掌控。这种动机会潜意识地付诸行动,造成意识层面的明显的悲剧性行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神分析诊断》读书笔记(十)自虐型(自我挫败型)人格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mzb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