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莫嗔堂堂主
妄谈教育在电影《西游.降魔篇》中,孙悟空说:“我已经将身体里边的魔性全部消化掉,排除到体外了……现在身体里边只剩下了真、善、美……”。这些话好像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让人们认识到真善美。但是这个命题听起来过于美好,而且现实生活中能够达到这种状态的人也不多。就像在电影里,孙悟空是在瞎掰胡扯的情况下才说出的这些话,是为了忽悠驱魔人陈玄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不小心就会走这样的路子,本来是个好东西,结果搞着搞着就歪掉了。真谛这样的东西,看样子是说不得的,还是需要自悟。但是,我们却可以讨论讨论,尽管看这些大道理的人没有几个。
走过教育的路,我们会接受了很多知识,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与这个世界里的种种。就像那个哲学命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会去哪里。不管是教育还是宗教都是在试图解释或者解决这几个问题。我们受到教育之后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教育给了我们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宗教也会给出同样的东西。有些人走着走着,三观就歪了,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是不能矫正人的三观的,人的三观都是自己慢慢经历了痛苦,自己改变的。教育可以强行植入人的三观,这是个可怕的事情,不再多谈。在我们的生活中,教育至少可以教会我们怎样理解生活,怎样理解我们自己,不让自己浪费自己的青春,过得更有意义。反之,生活的意义又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道出了大学里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一个职位而不断专营,日常生活不停放屁,还是追求自己的爱好,造福一方,即使受到阻挠也不断前进?这部电影倒是透露出了一些教育的问题,教育是让我们把课本上的概念背得滚瓜栾树,然后考试考个好成绩,还是要真正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然后去运用,为大家服务?想要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体系又要怎样设定呢?不采用目前的选拔人才的机制,我们又需要用什么样子的呢?还是一个很难想出答案的问题,就像是《道德经》中,道与德的关系。
说得直白一些,教育不是为了教出几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也不是教出几个什么不懂只懂学习的书呆子。那些只会考试,但是到了社会却一无是处的“伪学霸”,还是少几个好。很多这样的人,在学校里很是威风,但是走上社会,这样一个与象牙塔截然不同的一个环境里,他们就表现地无法适应。开始时觉得心里有很大落差,慢慢的变得很受挫折,最后就只能黯然离开。不是环境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只教育出了不适应环境的苗子。但是对于每个平常人,教育要给我们“渔”,让我们能够生活下去,至少要做到“独善其身”,不然,要那么多书呆子有何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能看到很多电影中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人有理想与天赋但是迫于压力而没有什么胆量与勇气去追寻的。像极了电影《摔跤吧,爸爸》里的男主,他本来是个世界冠军的料,但是为了生活还是被迫放弃,去做了一个邮局小职员。电影是电影,生活是生活,生活中只能有更多的人放弃自己的理想而屈就现实,这才是真实的世界。而教育,恰恰可以为我们在真实的世界里披上一层隐形的外衣,让我们可以在理想与现实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生活,又不是魔幻版的游戏世界,如果真的进入游戏世界,那估计只会更遭。美剧《friends》里莫妮卡说的"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but you're gonne love it",真正道出了生活的真相。
教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自己,包括我们的身体与心理。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没受过教育,我们不知道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像我们不了解我们的身体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我们心里是怎么回事一样,我们遇事就会很慌张,因为面对未知,谁都会恐惧。还好,教育会告诉我们怎么回事,即使不学习心理学,我们也能从日常的经验中总结出东西,帮助我们度过下次的难关。一件坏事发生了,我们是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打乱撞?还是静静地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做出最明智的决策?我们身体哪里难受了,是烧几道“灵符”,看看征兆,还是安心去医院检查一下?这些都是教育在引导着我们,只是需要潜移默化,不会一朝而就。
教育能够帮助我们接受自己的无能与无助。有时候我们办事办砸了,会很自责;有时候我们会责怪自己让爹妈受了苦日子或者没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面对这些,我们就需要客观分析事情的原委,属于我们自己的过错,我们平静接受,然后改正。不属于我们的锅,我们也会一笑了之,把它放下,而不会不停地责备自己。生活中,就是有很多事情我们改变不了,教育,让我们接受这些无法改变的,而不是去强求与妄求。理想是好的,但是有一个客观冷静的头脑同样重要。对于希望,也同样适用,毕竟希望与奢望是不同的。
(尊重原创,欢迎转载,请简信联系本人,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