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视倾听别人的心声,并且学会倾听很重要。
很多人声称自己具备倾听别人的能力,实际上那只是来自他们片面的理解。
真正具备倾听别人能力的人只是少数,许多人根本没有去反思,也没有去改善倾听别人的方法。
以前有几次,朋友找我聊天,诉说一些不好遭遇的时候,我都会试着给他们安慰或者表达我的态度和感受,现在我相信我当时说的话没什么效果。
我的手机昨天摔坏了,今天拿去修了。如果有朋友跟我说,“没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或者“可惜了,给你一个拥抱”之类的,可能对我来说没多大用。他们如果说,“这部手机对你来说很有意义吧,你很需要它,非常离不开它?”,就能更接近我此刻的需求和想法。
这部手机保存了很多资料,很多照片,而且我一直需要它来帮助我学习新知识等等。
试着挖掘说话者的需求,体会他们的感受,而不是快速打断对方的谈话,也不是要马上提出建议或者给予安慰。不确定说什么的时候,宁愿站在那里,保持沉默。
2.每个人都有被倾听的需要,哪怕外表显得十分坚强甚至暴戾的人。
有被倾听的需要并不是什么丢人或者矫情的事情,被人倾听有着治愈心灵的功效。
当遭遇暴力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尝试去倾听暴徒的心声。暴徒并不一定总是施暴,也可能在其他一些方面有爱心。
《蜘蛛侠3》里面“沙尘暴”恶魔,虽然他对于外人穷凶极恶,但是他面对自己的女儿的时候,却十分心软。如果能够试着挖掘施暴者的潜在需求,我们很可能可以促使他们放下武器,回归正道。
当暴徒施暴的时候,他们比受害者更加害怕,更加没有安全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对方这类问题,“你似乎有些不安,安全对你特别重要是吗?”,“请告诉我,是不是有别的方式可以满足你的需要,而不用伤害我?”,“听起来,这对你很重要。同时,我希望你知道,我真的很害怕。你知道吗?如果你愿意离开这里而不伤害我,我会极为感激!”
这些问题考虑到了施暴者的角度、立场、需求、感受,因而可以慢慢突破施暴者的心理防线。
当然,上面只是一个案例。“倾听”完全可以用在其他方面,比如帮助治愈一些患有“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惧症”的人群。
我有时候会想,有的人在公开场合表现得很勇敢,可是私下里他们还是那样的表现吗?很可能就不是了。人们会因为一些环境因素,隐藏自己内心的需求,会隐藏虚弱的一面。所以,不管是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都有被倾听、被抚慰、被理解的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