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生在世追求什么?
很多人认为:人类的终极目标就是追求幸福。
但幸福是什么,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十多年前,当我上研究生的时候,在一个刚下过大雪的晚上,和一位年近耳顺的大哥吃完饭,在回各自住处的路上,他忽然问我“幸福到底是什么?”。那时,我阅历尚浅,现在已记不清如何回答。只记得那位大哥说:我觉得幸福就是想吃一碗羊肉泡能买得起;想住一晚高档酒店能住得起。
其实这个观点,就像范伟在电视连续剧《马大帅》中的那句经典台词:“幸福就是: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上一件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厕所,就一个坑,他蹲在那儿,他就比我幸福。”
也有网友调侃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以上是老百姓对幸福的理解,哲学家的观点则有所不同。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真实地面对内心的自我。
另一位哲学家伊壁鸠鲁则认为:幸福就是美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的增强,不好的感觉被最大限度地削弱。
2
到现代,学者们则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幸福进行研究,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里格曼,他通过调查问卷、实验、访谈、文献查阅等多种方法,对幸福进行探索与解读,最终认为幸福不仅是身体上的愉悦,不仅是美好的感觉,也不仅是面对内心的自我,还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幸福包含以下的要素:积极情绪、投入、意义、关系和成就。
积极情绪指的是愉悦、狂喜、温暖、入迷之类的积极体验。比如看了一场好看的电影、吃了一段大餐、和好朋友聊聊天,配偶送了你精心准备的小礼物等等,类似这些事情带来的情绪大体就是积极的情绪。它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幸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投入也被称之为心流,指的是完全沉浸在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中,时间停止了,自我意识消失了。比如两个下棋的高手,在棋弈对阵的关键时刻,体验到的就是心流;芝加哥公牛队的运动员本戈登对他比赛感受的描述:你失去了对时间的感知,不知道现在是第几节比赛,你听不到观众的叫喊声,你不知道自己得了多少分,你什么也不去想,你只是打球。所有的动作都像是本能的。就是心流最好的例证。
意义是你做出了超越自身的东西,并为之努力奋斗。一个小孩在打游戏的时候可能体验到心流,但是打完之后,他可能会有虚度年华的空虚感,并没有幸福的感觉。要感受幸福,在心流之外,还需要对所做的事赋予意义,认为这件事有价值。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讲,那些从事公益事业、为宗教献身的人更容易幸福。当然事情的意义是你自己赋予的,只要你认为有意义就好。
成就是人们对成功、成就、胜利、成绩的追求与获得,它强调的是幸福的基础与条件。幸福并非空中楼阁,只有实现了自己渴望的成果的人才能幸福,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穿不暖、吃不饱的人,会感到幸福。
人际关系是和他人的关系的和谐与亲密,拥有这种关系的人比没有这种关系的人相比更容易幸福,并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测量幸福的问题: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个人可以让你在凌晨4点打电话过去倾诉烦恼,如果你的回答是有,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你就可能感到幸福。
从以上幸福的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幸福其实既有身体上的愉悦感,也包括心理上的满足感;既有主观的成分,也有客观的成分。
3
以上是幸福所包含的方面,生活中每个人在幸福维度上的强弱是不一样的。但不管怎样,人们都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提升幸福感。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已验证了多种方式在提升幸福感方面的有效性,我主要分享其中简单易行的几个供大家参考。
表达感恩。研究人员针对不同的群体做了实验,让人们停下来每天思考自己心存感恩的三件事,即使这些事情非常的微不足道,比如妻子今天的饭非常符合口味;儿子今天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作业等等。因为感恩能增强心理上的满足感从而带来愉悦的感受,因此能够增强幸福感。
帮助他人。有人说如果你想快乐一小时,那你睡觉;如果你想快乐一天,你就去钓鱼;如果你想幸福一辈子,那就去不停地帮助他人。帮助他人,提升了我们的存在的意义,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实现自己和这个社会的链接,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并增进幸福感。
多做自己感兴趣并有挑战性的事。心流的关键在于认真投入,敢于挑战,而要投入就需要找到自己感兴趣并具有挑战性的事,否则很难沉浸其中。
运动。实验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每周运动四次,每次30分钟,就可以提升幸福感。
冥想。冥想能够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和亲近行为,增强个体的免疫能力,更容易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觉察,并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愿你懂得这些幸福的方面,并去践行它,从而获得内心的丰盈,拥有蓬勃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