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以为全世界的5毛硬币都比1元的小,那你就错了。
在澳洲工作生活,或是到过澳洲旅游的国人,但凡使用过澳元,一定会发现:澳元的50分(5毛)硬币比1元的大,而且大出不少。这完全颠覆了中国人一般所认为硬币的大小应该与币值成正比的习惯性思维。因此,在花钱的时候常常造成困扰,像笔者这样对数字极不敏感的人,要弄清手上的硬币到底是多少钱,总得花上不少时间。
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个问题不仅古怪,而且问了好多人,都不知道原因,真是要把好奇宝宝逼疯的节奏。可能正因为如此,澳洲的华文媒体把为什么50分硬币比1元的大,列入国人最难理解的澳洲十大未解之迷。
如果你认为这已经是最奇葩的,那你又错了。
让我们看看一整套澳元硬币的照片:
从上图可见,不仅50分比1元大,而且2元比1元小!又一个不解之谜诞生了!
其实不仅是华人,澳洲社会的白人也有同样的疑问。用英文略加搜索就会发现,在澳洲当地的知乎类网站上,有人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而得票最高的答案竟然是:
「造币厂缺乏规划,首先发行的是50分硬币,当时以为满足需要了。等想要发行1元硬币时,才发现已经不能把硬币做的更大,所以只好把它做得小一点。悲剧的是,后来发现还得增发2元硬币……」。答问人的语气充满忿忿,对澳洲政府和造币厂的不满隔着电脑屏幕都能感受到。
这……这……这答案未免也太简单粗暴了吧!本以为会有更加高深莫测的缘由,比如是为了提高全民的数学能力……?
造币厂官方是怎么解释的呢?在澳大利亚皇家造币厂的网站上提到,「造币厂在规划硬币面额、直径、厚度时,已经充分考虑到未来发行新币值硬币的可能性,并为此预留了扩充的空间。」具体到本文提出的两个问题,官网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是提到1元硬币最早发行于1984年,2元硬币首次发行于1988年,但两种硬币是同时开始规划、设计的。这似乎是对造币厂缺乏规划的谣传做出了回应。
这样外交辞令般的解释当然不能让人满意,我于是给造币厂发电邮,提出了我的疑问。可惜,来自官方的回复几乎是官网上内容的复制粘贴,并没有更多的信息。
看来,澳元硬币的大小问题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了。
(图片来自造币厂官网)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很失望。毕竟本文也没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经过我坚持不懈地Google,发现了有网友在回答关于美国、加拿大硬币大小问题时,给出了一个答案,可能也适用于澳元硬币大小的问题。该网友是这样说的:
「多年以前,铸造硬币所使用的金属的价值和硬币的面额几乎是一致的(会略低一点,因为还要包含铸造的成本费用)。这就意味着硬币的大小是由铸造它所需要的金属的量来决定的。比如10分硬币是由价值10分的铜来铸造的,25分就刚好含有价值25分的银。1美元硬币是由银铸造的,当时价值1美元的银做成硬币,直径大概是38毫米。50分是31毫米。」
「20世纪60年代,包括银等贵金属的价格上涨。把银币熔化后得到的金属银能卖出比硬币面值还高的价钱。因此,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开始使用铜、镍等便宜的金属铸造硬币。」
「硬币不再含银,也就没有必要再做成某种特定的大小。然而,新发行的硬币,特别是50分以内面额的硬币大小,必须与自动售货机等投币使用的机器保持兼容,也就是说,大小形状还得和以前保持一样。但是,1美元硬币流通量相对较少,所以从便于携带和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造币厂将它们做成了更小的形状。」
(澳洲造币厂发行的猴年纪念币。图片来自官网)看上去这倒是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澳大利亚使用硬币的历史也很悠久。在18世纪早期殖民地时期,就混用英国、荷兰、俄罗斯、西班牙等国的硬币。1855年起,各州开始在悉尼、墨尔本、珀斯等地铸造发行各自的流通硬币。1966年,澳大利亚皇家造币厂在堪培拉成立,统一负责全澳硬币的铸造和发行。
猜测,只是猜测,正是因为上述引用文字中提到的关于含银量、兼容性等历史问题,澳元硬币不得不选择了那样一种奇怪的大小关系。
附:澳洲硬币发展简史
1788年至19世纪中期
没有自己的硬币,混用英国、荷兰、俄罗斯、西班牙等国的硬币。1800年颁布硬币币值公告,统一各国货币间的比价,并引进大便士、西班牙元等作为主要流通货币。
1852年 南澳发行阿德莱德镑
没有得到英国政府批准,但在南部殖民地被广泛使用
1855年 悉尼造币厂成立
在1855至1926年间,作为英国皇家造币厂分部,在新南威尔士州内发行澳大利亚主权硬币
1871年 墨尔本造币厂成立
1899年 珀斯造币厂成立
1910年 发行首枚澳大利亚联邦硬币
1901年,澳大利亚建国。1909年颁步铸币法案。1910年发行在全澳流通的硬币。
1966年 澳大利亚皇家造币厂成立
设在堪培拉。停止使用英镑、便士、先令等英制货币单位,改为使用现行的十进制货币单位。
·END·
图文系原创,欢迎分享,请勿随意转载(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