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为金融学》学习笔记

《行为金融学》学习笔记

作者: Patty_PAN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17:10 被阅读27次

一、行为金融学基础

1、传统金融学从“应该是”的视角寻找长期均衡的规律,认为市场是不可预测的、无法战胜的;行为金融学用“实际是”的视角解决当前具体的金融决策,认为市场是有规律的,战胜市场是可能的。

2、对投资者来说,战胜市场是可能的;对融资者来说,靠设计融资时间、融资方式、回馈投资者的方式可以筹到更多钱;对监管者,市场管还是不管结果完全不同。

3、行为金融学认为大盘是可预测的,人是非理性的,一群人在一起还会产生系统性偏差,真实市场中的套利是有限的。

4、只要是套利,就一定有成本、有风险,并且不见得会取得正收益。

二、认知非理性

5、信息收集阶段的认知偏差:人喜欢先从记忆库中去找信息,容易记住的你会认为它是真的。当信息来源于还没记住的信息时,容易受首位效应和末位效应的影响。

6、信息加工阶段的认知偏差,当事物的代表性特征表现出来后,人容易冲动地做判断,而忽略了其他更多决定性的信息,源于人们以为小样本的代表性可以用来做推断。

7、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差,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超过了自己的实际水平。过度自信使人低估风险,做出不必要的买和卖,减少交易次数是明智的。多站在第三方的客观立场来看待自己的行为,有助于减轻过度自信的影响。

8、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自我归因、后见之明(误以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认知失调、确认性偏差(有目的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神奇式思考。

三、决策非理性

9、参考点理论即人在决策时经常会往回看。任何选择不是看绝对水平,而是看相对水平。参考点与历史水平、期望水平、他人决策等有关。参考点还可以被控制和调整。

10、人在盈利时讨厌风险,喜欢落袋为安;人在亏损时却偏好风险,希望能够扳本。人会损失厌恶,难以在亏损时及时止损,加重损失。牛市中的“赌场钱效应”会减轻投资者的损失厌恶,在牛市中轻视风险而产生损失。唯一重要的方法就是忘记参考点,往前看

11 、决策权重理论,概率到决策权重的转化非线性会导致决策错误。在低概率区域,投资者会被极端损益所吸引,在心目中放大低概率;在高概率区又会产生“失去才最美”效应,在心目中忽视大概率事件。

12、投资上的狭隘框架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维度出现。横截面上的狭隘框架主要表现在对资产组合没有全局观,关注单个资产的涨跌,导致没有正确理解风险。时间序列上的狭隘框架主要表现在频繁清点资产,对每个时间点的资产孤立来看,这会受到参考点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决策。

13、投资者会将资金分为不同用途,为其建立各个心理账户,并对不同的心理账户采用不同的风险态度。这样的投资决策有约束自己消费的作用,但并不是最优组合。我们对事物的评价可能并不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取决于我们将其放在哪个心理账户中进行核算。

14、在投资市场中,有很多看起来复杂的情况,如果换一个决策立场,站在他人视角上,用心理学来思考,就很容易理解,并且能够做出正确判断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多去关注股票论坛、评论,不是因为这些人说的更对,而是他们的决策会影响股票的价格。

四、典型的交易错误

15 、风险是指与风险源的正相关性。风险分散应该寻找波动方向相反的证券。熟悉偏好是导致本地偏差的重要原因。投资熟悉的资产其实是一种错误,因为它风险集中,悖离了分散化投资原则。

16、资金如何在股票、债券、银行存款等大类资产中配置,对总收益的影响超过90%。投资者知道要进行分散化投资,但并不了解分散风险的正确做法,往往采用非常简单朴素的方式-简单平均

17、投资者由于关注绝对收益,很少考虑交易成本,容易导致投资受损。男性比女性的过度交易更严重,方便的交易方式、与朋友的密切交谈、交易经验等都可能潜在地增加过度交易。应该做的是降低交易频率,有效节省交易成本。

18、投资者会过早出售盈利资产,过长时间持有亏损资产。出售行为应该与成本参考点及相应的盈利或亏损无关,而应该向未来看,选择那个未来预期收益最低的。

19、有限关注导致行为错误,如极端收益(涨停或跌停)、放量、发布新闻等,都会引起投资者关注并买入。对“涨停敢死队”现象的剖析让你初步了解了行为金融交易策略的主要运作原理:一部分人要犯错,而另一部分人利用他们的错误来盈利。

20、概念股炒作很多是没有基本面支撑的,“羊群效应”产生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分析师、媒体、机构投资者都扮演了角色,诱使投资者成为“羊群”。投资者会被所谓的市场热点所吸引,从而成为“羊群”之一,其心理原因是被高收益但低概率的事件所吸引。

五、 股票大盘的奥秘

21、大盘可预测的原理是股票价格不应背离公司的经营情况。如果背离了,则股价将会回归,但股价围绕公司盈余的波动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回归,大盘在长期如10年的预测效果比较理想。

22、股权资产有超常溢价但风险不高,所以无论你的风险偏好如何,都应该在资产配置中考虑配置一些股票。具体配置多少,则取决于你的风险偏好。

23、米勒假说指出,股价有泡沫是常态,股价泡沫的大小与投资者的交易量有关,交易量是投资者意见分歧的体现,卖空限制越严重,价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明显。新闻、舆情对投资者的情绪影响很大,这是交易量影响资产价格的重要因素。

24、投资者愿意以高于基本面的价格来购买证券,这“很傻”,但这么做是有目的的,只要可以快速在短期内交易给另一个投资者,还是有利可图的。

六、行为投资策略

25、行为金融学最厉害的部分——制定交易策略,它打败市场的核心就在于利用投资者的错误来反向交易。通过这样的操作,很少的人就可以控制大量的资金。

26、行为组合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却能够产生超额收益。它应用简单,不依赖个股的基本面,只要有投资获利的经验直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构建策略。

27、策略的制胜原理是公司的某些特征(低规模、低市盈率)被投资者所低估,所以,利用大众心理造成的资产定价错误反向操作,就可以获得盈利。

28、 长期反转策略和惯性策略的构造方法刚好相反,一种是利用了长期价格规律,买跌卖涨,一种利用了短期价格规律,追涨杀跌。

29、应计交易策略,是买入应计最少的那组股票,卖空应计最多的那组股票。盈余公告后漂移策略,要按照没有被预期到的盈利增长来排序,也就是用真实的盈利增长减去被预期到的部分。在中国市场上,利用业绩预告信息来构造策略。

30、只要投资者犯错,金融市场的“免费午餐”就有可能不断出现。学习行为金融学,有助于发现价格规律,避免自身的投资错误,并有可能利用别人的错误来制定有效的交易策略。

相关文章

  • <行为金融学>笔记-非理性篇

    得到《陆蓉-行为金融学》学习笔记。 1、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区分。 传统金融学的逻辑结构:数学——经济学——金...

  • 投资常见偏差的分析与解决办法(上)——行为金融学学习笔记

    最近学习了陆蓉老师的《行为金融学课》,有一些颠覆原有认知的收获,整理一些笔记,以供复习参考。 一、行为金融学与传统...

  • 《行为金融学》学习笔记

    一、行为金融学基础 1、传统金融学从“应该是”的视角寻找长期均衡的规律,认为市场是不可预测的、无法战胜的;行为金融...

  • 行为金融学——学习笔记

    和菜头说:想要前往未来的人,一种方法是穷尽心力设想所有成功的可能方式,努力造出大船扬帆出海;一种方式是先思考有多少...

  • 什么是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

    《行为金融学》 什么是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

  • 行为金融学课——学习笔记(三)

    在上一篇的学习笔记中,我主要从认知的非理性,阐述了传统金融学不灵了,为什么冒出来行为金融学这门学科,所谓的认识非理...

  • 行为金融学--决策非理性

    《得到》 陆蓉·《行为金融学》学习笔记 一、决策参考点(放弃参考点,往前看) 1、任何选择不是看绝对水平,而是看相...

  • 两颗相同树冠的树

    日更(172/365) 《陆蓉.行为金融学》学习复盘 D3 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是长着相同树冠而有着不同树干的两...

  • 应该是 VS 实际是

    日更(170/365) 《陆蓉.行为金融学》学习复盘 D1 先从一则笑话来理解“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区别...

  • 羊群效应

    本文是陆蓉《行为金融学》的学习摘要,学行为金融学,建立更合理的金融行为。 说到群体行为,中国有句谚语,叫“三个臭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为金融学》学习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dp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