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良安时空~用爱护生命
《把心带回家》连载:忙碌与忙碌感

《把心带回家》连载:忙碌与忙碌感

作者: 石竹 | 来源:发表于2021-02-25 11:27 被阅读0次

    作者:李宏诗

    安静不下来的爸爸

    讲子奇的故事并不是说精神集中训练是治疗多动症的良方,我想提醒的是子奇说的那句话:“我这才知道还有一种样子叫安静。”对此话感触最深的是子奇的爸爸。在和我的交流中,他谈了自己的感触:

    当子奇说出这话的时候,我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样,我开始反思:我知道有一种安静的状态吗?我能时常安静吗?

    ——当然我经历过安静,可现在却好久不曾安静了!有句话可以很形象的形容我

    ——当然也是很多像我这样的人的生活状态,那就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

    孩子多动症,或许他还在他的多动中自得其乐,而我却一点也静不下来,并且深受静不下来的苦恼。

    拿着遥控器,方向盘,电脑,电话,烟卷,……我的手里不能没有东西,好像只有手里有东西我才能感受到点安稳。

    坐在那里的时候,总是动来动去,不能静静的坐定几分钟,除非在上网、玩游戏。有事的时候我着急上火,没事的时候我也心事重重、坐卧不安。甚至没事的时候我更烦,手上没事做,脑子里就乱七八糟的想的更多。

    我不能坐在那里安静的呆着,享受一个人的空间,总会“邀请”一些人到脑子里“开会”、“争吵”……

    现在,身体总感觉很累,不舒服。医院里查不出毛病,可自己怎么也振作不起来。我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医生说我已经加入了亚健康的行列。

    我的状态已经影响了工作和家庭生活。妻子说我的心一刻也没放在家里。对家漠不关心,而我总是觉得自己那么辛苦、那么劳累,为家付出得够多了。加上儿子的多动症,我们经常吵架甚至闹离婚。

    现在我才知道,我们家里有两个“多动症”,一个形体的多动,一个心理的多动。这些心理的“多动”让我觉得自己忙碌得要命。我开始反思自己,每天我们忙忙碌碌,似乎做了很多很重要的事情,可是:“我们到底真的那么忙吗?”“到底真的需要那么忙吗?”

    我问过很多朋友,他们都有和我一样的感受——那就是我们本不应该这么忙——就像孩子的多动症是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和行为一样,我们的“忙碌症”也是因为我们自己出了问题!

    孩子的话,不单单说透了他的问题,也点明了我们成年人的问题:那就是不再放松、不再安静!

    区分忙碌与忙碌的感觉

    “不放就会抓,不松就会紧,不安就会躁,不静就会动,没规律的动了就会乱、就会烦。我们不放松不安静,体内就‘抓紧躁动’”。

    在上老师的课的时候,我认真体会松静的感觉。对比之后,才感受到平时我的体内似乎总像是烧得快开的水冒着水泡一样有东西在不停的翻滚。很多情况下,总是觉得心在悬着,放不下来,静不下来,松不下来,总是紧张着。

    其实平时要做的事情并不一定很多很复杂,不过因为静不下来,本来就一两件事情,却不安的在脑海里飞来飞去,让你觉得满脑子都是事情而不知所措。脑子越乱它就飞的越快。于是有关的、无关的、要紧的、不要紧的,各种念头也都加入其中,交织在一起。头脑里的念头多了,思想乱了,就变得非常忙碌了。

    不是事情让我们忙碌,而是大脑在忙碌,或者说,忙碌的事实并不明显,忙碌的感觉却很强烈。忙碌不在事上,而在心里!

    这时候需要的是安静,就像房间里的灰尘,你不能靠追赶灰尘而使灰尘落下来。你需要安静,只有安静,灰尘才容易落下,切不可着急。大脑里的念头也类似。安静不单单对小孩多动症有帮助,对我们大人的忙碌症也有相当的“疗效”。

    很多同学都说,每当我感觉忙碌的时候,我都静坐一会,问问自己,我是真的那么忙碌吗?有多少自我制造的忙碌的感觉,而不是真的忙碌?朋友们,一定要区分忙碌和头脑中的忙碌感!

    与此同时,我也经常建议同学们“整理抽屉”。每次整理抽屉,都会发现其实满满的抽屉里有很多东西需要扔掉。整理、归类之后,抽屉里的东西就变成了一点点,要找的东西一目了然。看着轻松,找起来也方便。

    我们的头脑也一样,满脑子的东西经过整理之后可能就那么几件事是需要或值得思考的。整理之后放下那些无用的,归类那些有用的。轻重缓急的摆列开,头脑就清清楚楚了,就减少了自我干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心带回家》连载:忙碌与忙碌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iy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