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杭州,有幸聆听了华哥的课。幽默的语言,大问题教学展现出的大格局,让我回味无穷,让我憧憬着再次的聆听。
张文质老师说,教师可以分为五种境界——按部就班、得寸进寸、有板有眼、融会贯通和得意忘形。我想,工作几年的我,还是想努力去“得寸进寸”。因为生娃,所以错过了2017年5月的活动。因为错过,所以更期待!所以,2018年10月,成都,还在哺乳期的我,排除困难,跟华哥工作坊来了一场邂逅。帅气,睿智,依然是华哥不变的写真。他对每节展示课的点评,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拎得太准。目标的定位,文本的解读,让老师们一下子找到观课、评课的方向和定位点。《24时计时法》翻转课堂的展示中,大问题的提炼,环环相扣的设置,课堂空间的管理,无不让学员们感叹大师的教学总是那么独匠一心。一个核心,两个大问题,三个活动,让老师们猛然醒悟:一节课的设计应该是理解、判断、提炼的层层递进;大问题设计的出发点应该是从孩子看得见的方向开始;活动的开展应该是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唯有这样,才可能实现“学生在前,老师在后”的生命化教育!
两天扎实的学习,不断地冲击着我,或疑惑,或思考,些许反思,未来的教学要变,但,教育初心不会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