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小小闺蜜群,里面有五个人。群里有个在北京的女生,她有两个孩子。她能时不时和老公单独出门约会吃饭,以及一年里总有一个假期能够和老公单独出门旅游的安排,真是被我们群里所有的朋友羡慕。我的境遇与她完全不同,每逢节假日,就是家里老人回乡的日子。假期一来,老人们火速撤离,留下我们和两个孩子大眼瞪小眼,一起出门外出觅食吧。
今日,我走在上班的路上,远方的朋友发来了她在美丽多瑙河的照片,我默默羡慕着她。但也不由地心头一警醒,我们家老人火速回乡背后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家的孩子并不好带。
即使,哥哥妹妹两个人,是学校老师们口中的乖孩子。但回到日常生活里,他们并不是让人安心妥帖地存在,往往一日里会让我眉头紧缩N次以及当我实在忍不住可能还会暴怒。
说说,孩子们现在的情况
哥哥,让我头疼的事主要就是:该做啥事的时候,不太知道(或不太有意识自主)做事。这具体展开说来就比较愁人了,比如说:
1) 早起,该上学时,穿衣、刷牙和吃早餐的进度慢。
2) 晚饭,吃晚饭需要花40分钟,还时常跑下床去玩玩具或看书。
3) 晚上放学回家后,可能会想着先下棋或是先看书,而不是先写作业。
这些事儿累积起来的主要负面作用:一是,主观能动性有限的情况下,他的效率极慢。二是,课内作业往往留到晚上七点五十分才开始做,这样他晚上做完作业很迟(往往要到八点四十分,这还是在他学校本身课内作业布置就少的情况下),另一个是几乎没有太多能够做额外拓展和阅读的时间。三是,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他完成自己应当完成的事情时,是需要我在旁边督促他的。这就使得:极度占用我的时间,而且他配合度不高时(特别是在喊上桌吃饭和喊来做作业时),往往需要我通过“发脾气”的形式来震慑他。说实话,每天我带完他走完睡前后,我几乎累的“奄奄一息”。
妹妹,让我头疼的东西是:1)一出门,不太吃东西,甚至可以说只吃主食,肉菜都吃得少,极其挑食。2)晚餐时,她不愿意上桌吃饭。
有时候,我会觉得,孩子们的情况和我母亲的带养方式相关。我妈妈太过于“疼爱”孩子,凡事都是尽可能委屈自己,即使再累都要多为孩子们做的更多一些。然后,一旦她的付出不被孩子们接受(比如,准备的菜,孩子们不喜欢吃),她的情绪就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她就会用让人特别不舒服的口吻去“责怪”孩子们,比如:以后,别再喊我外婆之类的。以及,她花了很多时间在买菜和备菜上(家里有钟点工阿姨),导致她不会有额外精力去教导和要求孩子们做自己的事。
比如,哥哥和妹妹从来都是外婆帮忙穿衣服,大人蹲着帮他们穿鞋子。包括,家里的玩具和绘本区,玩耍结束后,就是乱在那里。外婆从来没有那个时间和耐心去教他们行为规矩,她在家的时间都忙着在备菜、切肉,有了点时间又去做包子、包饺子。
往深处想,我能做什么,让孩子们尽可能多积极主动一些,同时也胃口好一些。
我想了想,
哥哥现阶段改进方向是:
一,早起流程,以及755能够出门上学。
二,晚上回家及吃饭流程,回家就做作业,晚740检查作业进度。
妹妹现阶段改进方向是:
一,自己穿衣。
二,收拾绘本与玩具区。
我家钟点工,和她的孩子是我们的好榜样。她家三年级的男孩,能够独立照顾自己,自己负责自己的午餐和晚餐,同时独立完成作业在学校也成绩中上,也具备很强的社交能力和赚钱能力(日常卖纸壳,周末去公园卖玩具)。包括,我家的钟点工也是从来不嫌活多,反而是精神百倍做事的性格。对照她和她家孩子,我想了想,成长都在行动力,越勤快越会做事的人,则越是有精神以及掌握自己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