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姥姥最近几年开始变得有点糊涂,虽说她以前也糊涂,但最近变得尤其严重,说句话她要反应半天,偶尔还会愣愣的发呆,出门离家不能走出三公里,不然一定找不到回家的路。家里人总是很担心,每次打她电话不接,都恨不得贴个寻人启事出来。家中四位老人就剩下她一个了,而她也在以很快的速度老去。
老去是一种很让人恐惧的状态,面容衰老,甚至逐渐失去身体的控制能力都在其次,最可怕的是,时间开始洗涤和清空我们的记忆,无论你情愿与否,它都会把所有的一切都带走。那些我们花了一辈子的时间积攒下来的,生命中仅存的记忆,最后被剥削得一丝不挂。我们甚至记不起最爱的人的名字和样子。
为了抵御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在未老去之前就充满了担忧,不断地补充营养,提防各种疾病,努力地锻炼身体,甚至运用各种文字和数字游戏来训练自己的大脑。以期待可以减缓自己衰老的速度,迟一点面对衰老这个话题。但不幸的是,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无时无刻不在接近着衰老,就如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近着死亡。
就像《最好的告别》中说的那样:
三十岁左右,心脏开始衰老;
四十岁左右,肌肉开始衰老;
五十岁的时候,骨头开始衰老;
六十岁,皮肤和眼睛严重老化;
七十岁的时候,大脑灰质丢失;
八十岁时,肌肉丢失,大脑反应严重减慢。
到八十五岁,40%的人都患有教科书所定义的老年痴呆。
这是生命的历程,是我们终将面对的话题。
我们无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我们仍可以决定自己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就像阿图·葛文德所说,“你不能控制生命的情形,但是,做自己生命的作者意味着要把握住自己想怎么应对。”这种应对的姿态,往往决定了晚年生活得质量。
《长长的回家路》:我们都应该学会如何告别02/
《长长的回家路》就是这样一个教我们如何去应对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四代同堂的老人,在渔船上休闲的时候,不慎撞了头,这一撞像是打开了他的记忆闸门,他开始以常去的广场为圆点,一次又一次地回忆起那些过去的事情。他和孙子之间的小秘密,和爱人之间的小情话,和儿子之间的小矛盾。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凝聚成了一条漫长的回家旅途,他依靠这些记忆找寻回家的方向。
但如同衰老的人总是忘却自己的记忆一样,老人每一次回忆都变得越来越困难,他感觉到广场在缩小,他的大脑在缩小,能记起来的事越来越少,越来越遥远,回家的路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难以分辨。于是他紧紧握着孙子的手,握着记忆里的爱人,期望他们能够不那么快地消失。
直到最后,他开始记不起自己的孙子,要依靠孙子一次次地提醒他,告诉他,他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他的人生回到了原点,像从未经历过人生一样。
这原本应该是一个让人恐惧的故事,如果我们活了一辈子,到最后却都回到了原点,一丝不挂地来,一尘不带的去。但在这本书里,这种恐惧却化为了一种浓浓的温情,只是隐约带着淡淡的忧伤,因为在我们迷路的时候,总有一个像诺亚一样可爱的小朋友,会牵着我们的手,指引给我们回家的方向。这像是一场心灵的回归,一场借助亲情而完成的回归。
《长长的回家路》:我们都应该学会如何告别03/
作为一本关于老年人的小说,《长长的回家路》有它不同于一般作品的地方。
现如今写老年人生活的作品很多,这似乎是许多人都热切关注的话题,我们恐惧衰老,所以寄希望于有人帮助我们指点迷津;同时我们也想认识衰老,通过这些作品去探索和解密。所以很多老年话题的作品,大部分停留于描写老年生活的状态,期待用一种温存而啼笑皆非的方式,帮助我们抵抗这种担忧和恐惧。
但《长长的回家路》则不然,它把这最让人恐惧的部分挖掘出来,放在我们面前,并通过一场对话式的回顾,还原三代人之间温暖感人的瞬间,无论是与妻子之间的爱情,与儿子之间的矛盾,还是与孙子之间的小快乐和小秘密,我们能做的,都只是一场漫长的告别。
它为我们谱写了一段段真实的人生旋律。这些旋律在跳跃的篇章中间,像一个个跳脱的音符,回荡在记忆深处,我们都知道终将失去它,但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失去它,所以我们选择紧紧地握着对方的手,寄希望于可以让那些最爱的人再多停留一会,哪怕一秒。然后认真地用力地告别。
《长长的回家路》:我们都应该学会如何告别04/
“所有的成年人都充满怒火,只有孩子和老人才会哈哈大笑。”这是书中小孙子诺亚说的一句话,反映了作者的心声。也反映了我们的心声。
成年是人生最为痛苦的阶段,我们总是被各种规则套牢,我们有很多的事情可做,我们总是担心自己做得不够,没能帮自己获得想要的生活,所以无法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也无法像老人一样自在逍遥。我们始终找不到与自己和亲人相处的方式,似乎这是世界上最难的难题。
也许是出于这个原因,巴克曼似乎十分乐于写老人和孩子,比如他的成名作《欧维》、畅销作《外婆的道歉信》等等,他的作品中大多是这样的角色。他偏爱这样的角色,就像他在采访中所说的,“他的故事只关注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10岁以下的小孩,因为他们是最不会在意社会既定法则的人。”
就像在这本小说里也一样,儿子出现的频率很少,出现的时候也只是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喜好与老人并不相同,无法得到老人的喜爱,与老人之间有着很深的误解。这像极了我们的人生。因叛逆与自我而被抛弃,却一生都在等待着理解和原谅。
但作者是仁慈的,这种仁慈似乎也存在在每一个为人父母的老人心里。所以在故事的推进中,这种误解似乎达成了一种和解,他的泰德变成了一个小孩子,他在记忆里重现那些争吵,在记忆里陪伴他,在记忆里原谅了自己。
有人说这是巴克曼的一本私人小说,他的灵感也许来源于自己的家庭关系,自己与父亲之间的争吵,他似乎想借由这样的故事,达成一种亲情之间的和解,也达成一种与自我人生的和解,就像书上说的,“那些活得匆匆忙忙的人,会错过很多东西。”我们似乎已经错过了太多的东西。
而这本书,就是将那些遗落在记忆中的东西挖掘出来,放在我们的面前,告诉我们要懂得珍惜。它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想念,也学会了如何再见。这是我们终极一生都逃脱不了的问题——以一种和解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做缓慢的告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