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13日,是河西赶集的日子。因为要修小平板电脑,我顺便赶了一趟三街。本来是没有一点购物欲望的,但站在摆满各种零食的小摊前,我还是情不自禁地买了半斤小豆,4元前,因为那一刻,望着那炸成一朵或半朵花似的小豆,小青豆,我的味觉想起了嚼在嘴里时,满囗的,酥酥的,香香的味道。而这味道,在小时候,只有在做客时,才能吃到,夹在包谷花里。包谷花是每家只分一包的,也就一两量左右,其主要成份,顾名思义也就是包谷花,然后点缀似的,装有三四颗水果糖或喜糖,再点睛似的,装有三四颗小豆,一家人,每人一颗都轮不到。所以,对一个贪吃的小孩来说,对那种味道自小就有无比深的欲望。
我买了半斤,边走边吃,可是却又似乎没有了那种自小就烙在了骨子里的,根深蒂固的欲望。我甚至觉得上当受骗了,因为随便抓一把,没炸开的特别大,并且又丑又小还又扁。
买回后,我把它放在书桌上。去上课时,我又随手抓了一把放在兜里。我想,要是学生没来,我可以掏出来嚼一嚼。可事实上,我还是没一直没有欲望,一直把它留在兜里,虽然偶尔时,会忍不住地伸手去捻捻它的壳。
到下课时,我随囗问了一句,说:“哪个要小豆?”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我的面前马上伸过来,七八只有点脏兮兮的小手。每人两颗,小李卫都没分到。
每人两颗,只是两小颗。但这时,我想起了这群可爱善良的孩子,他们偶尔也会把两颗小豆,一小个桔子,或一小块糖……悄悄地放在我的讲桌。好多的时候,我甚至不知道是谁放的。
我不知道我曾感动了多少回?因为它不只是两小颗豆,一小块糖或其它的什么东西。它是孩子们从内腑里掏出来放在我面前的,一颗颗纯真善良的童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