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初鉴 其十

作者: 南川子 | 来源:发表于2020-12-01 05:51 被阅读0次

引:今人見謹願之士,類稱為善而取之;聖人則寧取狂狷。至於謹願之士,雖一鄉皆好,而必以為德之賊,是世人之善惡,分明與聖人相反。

南川子曰:圣人之所崇未必世人之所崇也。圣人虽好,然未必人人皆欲为圣人。圣贤之道佐世人,世人之道远圣贤。

引:凡欲積善,決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皆當細辨。

南川子曰:修身养性非一日之功也,必也日日夜夜用心于此也。然其坚决之心亦不可缺,不然其心不坚,终无所成。

引: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

南川子曰:积阴德,所以安心也。积阳善,所以安身也。名若副实,名亦无妨。名不副实,勿恋此名。

引:乃知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

南川子曰:善恶者,莫以其名观,当以其实观。世多有以善之名,而行恶之事者。故勿观其名,观其实。

庚子年十月初九

2020.11.23于北京作

相关文章

  • 《了凡四训》初鉴 其十

    引:今人見謹願之士,類稱為善而取之;聖人則寧取狂狷。至於謹願之士,雖一鄉皆好,而必以為德之賊,是世人之善惡,分明與...

  • 《了凡四训》初鉴 其五

    引:但改過者,第一,要發恥心。思古之聖賢,與我同為丈伕,彼何以百世可師?我何以一身瓦裂?耽染塵情,私行不義,謂人不...

  • 《了凡四训》初鉴 其八

    引:何謂從心而改?過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動,過安從生?學者於好色、好名、好貨、好怒,種種諸過,不必逐類尋求;但...

  • 《了凡四训》初鉴 其七

    引:善改過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如過在殺生,即思曰:上帝好生,物皆戀命,殺彼養己,豈能自安?且彼之殺也,既受屠割...

  • 《了凡四训》初鉴 其九

    引:昔蘧伯玉當二十歲時,已覺前日之非而盡改之矣。至二十一歲,乃知前之所改,未盡也;及二十二歲,回視二十一歲,猶在夢...

  • 《了凡四训》初鉴 其六

    引:但塵世無常,肉身易殞,一息不屬,欲改無由矣。明則千百年擔負惡名,雖孝子慈孫,不能洗滌;幽則千百劫沉淪獄報,雖聖...

  • 《了凡四训》初鉴 十二

    引:又為善而心不著善,則隨所成就,皆得圓滿。心著於善,雖終身勤勵,止於半善而已。譬如以財濟人,內不見己,外不見人,...

  • 《了凡四训》初鉴 十六

    引:何謂護持正法?法者,萬世生靈之眼目也。不有正法,何以參贊天地?何以裁成萬物?何以脫塵離縛?何以經世出世?故凡見...

  • 《了凡四训》初鉴 十四

    引:何謂愛敬存心?君子與小人,就形跡觀,常易相混,惟一點存心處,則善惡懸絕,判然如黑白之相反。故曰:君子所以異於人...

  • 《了凡四训》初鉴 十八

    引:道者曰:“中全要命;命不該中,文雖工,無益也。須自己做個轉變。” 張曰:“既是命,如何轉變?” 道者曰:“造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了凡四训》初鉴 其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sj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