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仲夏翰墨飘香】

作者: 南京依然家政 | 来源:发表于2023-08-11 16:46 被阅读0次

【蝉鸣仲夏 翰墨飘香】

诗文/南京两个黄鹂

七律三首

(一)蝉鸣

娱乐枝头争网红,声嘶力竭气填充。

联荣卓玛山川畔,作秀名人星汉中。

本自淤泥安土下,何妨孤影逐歌終。

大衣哥恨勤钱累,好友亲朋用到穷。

《平水韵.一东》

注释:

(1)卓玛——歌唱家韩红别名。

(2)安土——安乐的地方。[宋末元初]陳普《积雨写怀》

”乐天豈向青云乐,安土須从陋巷安。”

(3)勤钱——江淮一带方言,和赚钱同意。

(4)大衣哥——农民(网红)歌手。

(二)蝉啼

隐身蛰伏五三年,一夜成才兴上天。

仲夏扰民藏树木,暮朝充耳弄丝弦。

心随始信该曾点,志向人夸彼子渊。

何必虚名狂得势,山蝉下月哭声怜。

《平水韵.一先》

注释:

(1)曾点——字皙,又称曾皙、曾晰、曾蒧,中国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是孔子的学生,他的志向是“随遇而安、自得其乐”。得到了老师的点赞。

(2)子渊——颜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有一天,颜渊、子路和孔子在一起聊天。孔子说:“来,你们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先说:“我要把车马、皮衣等好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用坏了也不遗憾、不心疼。”子路是个非常慷慨、豪放的人,他的志向是在物质上与大家共享。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伐”是自夸,“施”是表白。自己有善行、做了好事而不自夸,有功劳也不到处表露。

(三)化蝉外传

身后同茔几个冬,约言化蝶影双重

忘情忘恨轮回织,遗爱遗仇去往封

未识山畦村似有,虚疑蝉蜕路而从

高枝絮语呼君睙,知了心旌痞气雍

《平水韵.二东》

注释:

(1)化蝶——取自民间传说《梁祝化蝶》的故事。

(3)轮回——即生死轮回。相传人在去世后会走过黄泉路,途径忘川河,行过奈何桥到达望乡台。有一位叫孟婆的老妇人在卖孟婆汤,每个来到望乡台的人都得到一碗茶汤喝,这样就能忘记前世种种,去往新的地方(转世轮回)。


七绝、蝉韵五首

(一)《平水韵..一先》

旧怨清风细听蝉,暑时轮次木啼咽

英台化蝶编程误,哀唱高枝问楚天

(二)《平水韵..七阳》

山道幽深过客行,林丛色净隐阳光

青枝蝉咏清笳曲,画外吟中思故乡

(三)《平水韵..八庚》

帘外青蝉彻夜鸣,箫吹韵远月光轻

出梅掐指江南雨,茉莉花香憩晚晴

(四)《平水韵..十二侵》

槐荫夏困听蝉音,半入玄虚子美临

黄雀螳螂惊悚至,诗残梦碎雨中淋

(五)《平水韵..十二锡》

杨柳江堤吹玉笛,青霞渡口罗敷觅

鲟鱼追逐真成迎,豚散蝉鸣叶露滴

注释:

(1)啼咽——犹悲哽。[明]李待问:“台雁影沉沧屿月,鷓鴣啼咽绿杨风。”

(2)楚天——南方楚地的天空。[北宋]黄庭堅贈惠洪:“眼橫湘水暮,云献楚天高。”

(3)清笳——凄清的胡笳声,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 [唐]杜甫《洛阳》诗:“清笳去宫闕,翠盖出关山。”

(4)子美——[唐]杜甫,字子美,

(5)罗敷——《宋书》.《艳歌罗敷行》:‘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6)鲟鱼——长江鲟鱼,是我国的珍贵鱼类,被列为世界动物的保护对象之一。

(7)豚——亦泛指猪。江猪子(江豚)。

相关文章

  • 翰墨飘香

  • 翰墨飘香

    袁兴相,字益彰,号龙泉山人,1990年出生于甘肃靖远!自幼喜欢书画,由于出生贫寒,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艺术教育,但自...

  • 翰墨飘香

    一周一次的软笔课

  • 翰墨飘香

    百花中独以腊梅最耐寒,所散发的香味最为清奇,诸多技艺中以书法变化最多,如深渊不可测。 冬夜三友...

  • 【名家进校园】惠风和畅,书香满园——中国书画名家走进中职校园

    岁在己亥,序属仲夏,麦香时节,惠风和畅,天地同泰。庚午辰日,章丘中职,名家荟萃,大师云集,翰墨飘香。中国书法家,章...

  • 最好的款待

    图 . 文 / 无影 最好的款待, 就是陪你翰墨飘香 :)

  • 2018-01-20

    壹院壹馆展风貌 翰墨飘香添雅趣 文化传承

  • 翰墨飘香月亮湾

    鸾峰细雨飞青柳,雾锁山庄翠竹风。 翰墨飘香寻雅士,一湾秀色诉情衷。

  • 诗书云龙.翰墨飘香

    《翰墨云龙》大理州云龙县书法家协会主办,杨茂川编著;此书,众采百家之长,广集全县书协会员之力作。作者岗位不同,为弘...

  • 练 练出翰墨飘香

    挥毫邀君谱诗篇,新词歌韵暖心田。翰墨飘香同声赞,千里屏前一线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蝉鸣仲夏翰墨飘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ut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