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帆书上听了樊登老师讲《刻意练习》这本书,听过之后很有感触。
我们常有这样的认识误区,能成为某一行业或领域的专家,一定是这些人天生有这方面的能力。遗传基因好,足够自律,智商高,意志力强等特殊的原因,普通人难以达到他们那样的高度。
这本书会完全颠覆你的认知,作者认为,杰出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会的技巧。平凡人只要进行刻意练习,同样也可以取得杰出的成绩。
很多人听说过1万小时定律,就是从事一项工作达到1万小时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大师。我以前也觉得有道理,樊登老师讲道,这种说法不严谨。
比如一个混日子的老师,教学几十年,也会突破1万小时,但是他可能一事无成,工作还是老样子,没有任何进展。
有些人容易被1万小时会吓坏,觉得自己做不到;有的人几百个小时也能创造奇迹,根本不用1万小时;有的人即使练习1万小时也没用。
那么普通人进行刻意练习就一定会取得成绩吗?答案是肯定的,以背诵圆周率小数点的位数为例,普通人只能记忆七八位,经过刻意练习后,能记忆小数点后几百位,几千位,上万位,一位日本人能数到最多的十万位,通过刻意练习,人体的极限被不断挑战。
那么写作经过刻意练习,就有所收获吗?他提到了富兰克林,富兰克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他又喜欢写文章,他找来杂志上的文章读一遍,放下来再仿写,写完与原文对照,最终在写作方面取得成功。
刻意练习需要不断的设定目标,做练习,反馈,再不断地改进。
就像减肥一样,我们先要有减肥目标,然后刻意减肥,很多人会买人体秤,随时发现自己的变化,发现胖了,继续想办法改进。
那么刻意练习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是要专注。
专注做事,完全沉浸其中,不要有娱乐心态,取悦自己或别人。比如说看手机一看看了一个多小时,这个不叫专注,而是要积极投入进去,比如读书,打球,钻研一道数学题等。
高尔夫球手伍兹,打高尔夫球已经取得了很瞩目的成就,但是他仍然到球场一遍又一遍学习击球的动作,这就是专注。
二是找人做反馈。
找专业的人士做自己的私人教练,从专业的角度评判告诉你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
如果想短时间内掌握一门外语,就不能下班听听外文歌曲,再简单背诵单词,要找专业的老师,不断给你设定目标,进行有针对性地练习。
三是发现差距和不足,遇到问题能及时改正。
樊登老师说自己在中学的时候,练过乒乓球,认为打得还不错。上大学后,和专业选手一比赛,发现怎么也赢不了他们,原来他们进行了刻意练习,就是就一个发球就要练上无数遍,才会取得那么优秀的成绩。
刻意练习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这个世界不存在天才,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天才,刻意练习有四个阶段。
一是产生兴趣阶段。家长创造条件让孩子对某一方面有兴趣。
二是变得认真的阶段。每天或每周拿出一定的时间练习,要有节奏有规律。
三是全力以赴的阶段。要全力投入进去。
四是开拓创新阶段,可以发明一些东西。
不要认为你就只能这样,别人能做到的你也同样能做到,刻意练习会产生完全不可思议的未来。
这本书还没读过,光是听书就觉得很神奇,个人感觉非常值得一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87364/bc5bdfe4c585607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