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界原则与历史渊源

作者: 徐徐清风娓娓道来 | 来源:发表于2018-09-06 09:21 被阅读14次
    行政区划

    行政区是地方官员权力依托的空间,行政区界限则是界定官员权力空间的标识,以地理学的角度审视,前者将政治赋予地理,后者用地理影响政治。

    划分势力空间大小,且明确界限走向,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行为。

    界限是一个政权或部落在空间扩展中受阻停顿下来的地方。受阻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山脉、河流、湖泊、森林等难以逾越的自然障碍,另一方面来自势均力敌并且相向发展的族群。

    在这两种力量的影响下,界限逐渐产生。而推动人们扩展空间的动力则是来自于对更多资源的追求

    进入国家阶段,夏商周三代,封国固然有界限,但是由于地广人稀,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农田围绕都邑形成岛状农业区,农田之外为原生态环境,在空间上以都邑为中心形成人口密集程度与土地开垦程度不同的国、郊、野之分,而且因为人口稀少,境界往往被忽略。

    这个时候各个封国和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城邦国家相似,城邑既是政治中心,也是人口中心。

    春秋时期国家战争频繁,为了赢得战争,鼓励人口增长和扩大耕地面积成为各国通行的策略。

    在这样政策的影响下,存在于国与国之间的荒地逐渐被开垦,诸侯国的境土连成一片,从城邦国家转为领土国家。

    这时候必须分清彼此疆土,而且在边界地带慢慢就要陈兵守境。

    所以历史时期的划界原则,主要有两类,即:

    随山川形便犬牙交错

    境界形成之初并没有一定之规,由于山川往往是空间扩展的自然障碍,就成为政权彼此之间的界限,后来这一原则被称为“随山川形便”。

    它依托自然障碍而构成的境界是对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大约从春秋中期开始这一原则已经成为诸侯国之间确定边界的依据。

    而此后出现的“犬牙交错”原则,则更多的是人为因素,用地理控制政治、军事乃至经济是实施这一原则的主要意图。

    从那时起,这两条原则同时应用到历代行政区划中,不仅被沿承到今天,而且因政治需要不断改变组合形式和地理选择。

    01 “随山川形便”行政区边界

    “随山川形便”是依托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物作为行政区边界,使得行政区与自然地理区保持一致的划界方式。

    自然界中的山川湖泊是最明显的地标,以此作为行政区界限既是扩展空间的自然选择,也具有明显且相对稳定的特点。

    宋人郑樵就说:

    州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

    “随山川形便”的划界原则在春秋中期已经出现历史记载。

    《左传》记载:

    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期。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这一事件发生在春秋中期晋灵公时期,灵公无道,大夫赵穿杀之,事件发生时正卿赵盾即宣子逃出。事后史官记载如此书写:“赵盾弑其君。”赵盾十分不解,史官说你身为最高行政长官,逃亡不越境,返回又不讨贼,不是你弑君还能是谁?

    对于这段记载,先不讨论评价立场问题,需要注意其中的地理信息。

    将“宣子未出山而复”与“亡不越境”合并考虑,自然形成一个结论,即:

    山为当时晋国的国界。

    另一个例子在战国晚期,大家也很熟悉。

    《战国策》记载: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燕太子丹易水边上送别荆轲的悲壮场面,今天依然令人震动。

    从地理的视角审视易水送别,为什么送别之地在易水边?

    因为战国晚期燕国依凭易水为南界。虽然最初燕国南界在易水以南,但在战国后期列国之间的军事抗衡中,临易水为界已然成为事实。

    “随山川形变”的划界原则在历代行政区划中广为应用。

    秦统一天下后,实行郡县制管理,郡作为一级行政区,其界限多处体现“随山川形便”的原则。

    比如庐江郡的设置,东面以武夷山与闽中郡为界,西面以罗霄山与苍梧郡为邻,南面为南岭,北面为大江,典型的“随山川形便”的原则。

    这一原则在唐代得到更大发扬。唐初划天下为十道,后分为十五道,“随山川形便”便是确定道与道界限的主要原则。

    境界不仅规定了官员的施政空间,自身所具有的地理意义也作用于其圈定空间的政治、经济、军事。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就是指自然环境与人文习俗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原则下形成的行政区保持了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区域内部自然环境相近,人文习俗也基本统一。

    而与“随山川形便”不同,自然地理单元之间由于环境差异,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各自的生产方式、物产、方言、民风、民俗。

    “随山川形便”原则下行政区内自然环境与人文习俗相统一,便于管理和沟通,具有明显优势。

    但是此种划界原则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劣势。

    古称完全以山川为界的区域为:

    形胜之区,四塞之国。

    具有易守而难攻的特点,冷兵器时期这一特点尤其突出。

    若割据者拥险而自守,极易形成与中央王朝分庭抗礼的局面。

    比如四川、山西均属于典型。

    四川盆地,北有秦岭、巴山,男有云贵高原,东有三峡及川东平行岭谷之地,西靠青藏高原,凭借地理之优势,历史上先后有蜀汉、成汉、前蜀、后蜀以及元末明玉珍、明末张献忠建立的政权,地方政权反复出现,战争动乱屡屡发生。

    有句话一直流传至今,为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

    同样的是山西,虽然地处黄土高原,但黄河西来绕过西、南两侧,东有太行山,北有雁北山地,地理优势也比较明显,历史上有前赵、后赵、北汉等在此建立政权,一直到民国时期,阎锡山任山西省省主席,实际为山西的土皇帝,都与地理形势密切相关。

    那更不用说被古人盛赞的“关中形胜之地”的今陕西中部的八百里秦川,在历史上更是凭借易守难攻的地理形势完成统一大业。周、秦、汉、唐正式从这里起步。

    02 “犬牙交错”行政区边界

    “犬牙交错”划界原则所强调的是界限选择不一定与山川形势完全一致,这一原则山川之险融入区域之内,不仅形成政区之间互相牵制的地理形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消融了割据者拥险自守的屏障。

    “犬牙交错”是出于政治、军事、经济需要的人为设置,因此这一原则的时间必然晚于前者。最早的“犬牙交错”的事例是西汉与南越国的界限。

    西汉初期中央王朝尚未统一南越,文帝曾赐给南越王赵佗书信一封,写道:

    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长沙土也,朕不得擅变焉。

    “犬牙交错”确定界限的目的在于将天险消融在同一行政区内,且利用地理单元之间的空间关系制约天下,抑制割据。

    若将两项原则合理运用在行政区划界中,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例如隋代江都郡就是如此,江都郡位于今扬州,自隋代修通大运河之后,扬州作为运河、长江码头,在军事地理与区位特征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为了防止地方官员利用长江天险与运河通道割据自守,隋代设置的江都郡包括长江南北的两片土地,将长江天险包容在同一政区之内,具有典型的“犬牙交错”特征。

    “犬牙交错”划界原则的意义不仅在于政治、军事,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地区之间搭配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今天的陕西省基本继承了元代陕西行省的版图,将三个自然属性、人文习俗、经济发展进程不同的地理单元——汉中盆地、关中平原、陕北黄土单元组合在一起,最初的意图主要在军事,但这样的划界却起到了经济互补的作用。

    大作家贾平凹在《废都》中用一句顺口溜描述过陕西: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人民齐吼秦腔,捞一碗干面喜气洋洋,没放辣椒嘟嘟囔囔。

    但这一描述仅仅适合关中,绝对不是汉中,也不是陕北。

    秦岭以南的汉中盆地属于亚热带地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为暖温带自然景观,农作物以小麦为主;而陕北黄土高原则具有鲜明的北方干旱、半干旱环境特征,农作物以谷子为主。

    当社会进程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时,凭借农业生产带来的效益,三个地区不仅存在主要粮食作物的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致。

    富裕的汉中、关中加上贫瘠的陕北在同一省内,以富济贫,若无大事,无需中央宏观调控。

    但就文化而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以“犬牙交错”方式将不同的地理单元组合在一起并不能改变人文习俗,秦岭以南的汉中方言与四川等地一样同属西南官话区,位于秦岭北坡的关中属于中原官话,而陕北则是晋方言。

    汉中是另类的陕西,连人的体态、性格都不同,汉中人清秀、精明;关中人质朴、木讷;陕北人轮廓分明、性情豪爽。关中人多以面食为主,一碗有醋有油泼辣子的面条,或者馒头夹油泼辣子,就着玉米稀饭已经吃得酣畅淋漓,而汉中人却以米饭为主。食惯了各种面食的老陕,如果多吃了几顿米饭,再看到米饭就会龇牙咧嘴,没有食欲;吃惯了米饭的汉中人,两天没有米粒,面对满桌的各类面食同样提不起兴致。

    自然环境、历史传承造就的人文习俗以及经济生活方式的差异,使管理者面对的不仅是一个管理空间,还有不同的文化人群。

    “犬牙交错”原则对于消除地方割据、协调经济差异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走到极端同样会走到目标的反面。

    元代十一个行省,除了四川行省外,其他行省的边界几乎均属于“犬牙交错”。

    清代储大文的评述是:

    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唐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 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 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

    这种划界几乎导致任何一个行省都没有天险可作为屏障,曾经跃马欧亚大陆的强大蒙元帝国崩溃于顷刻。

    行政区界限躺在大地上是标识,画在地图上则是线条,决定界限走向的是“随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两类划界原则的组合。

    两类原则各自选取的要素完全不同,前者得之自然,后者取决政治, 因此行政区界限在界分彼此的同时,也将政治渗入地理之中。

    人类立足在大地之上,利用的不仅仅是资源与环境,空间与政治从来没有离开过历史,也必定影响将来。


    非独立行为能力者请勿入内。本文纯属一个毫无远见和真才实学的小小房地产行业HR从业者的愚昧见解,仅供讨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政区划界原则与历史渊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nyt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