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里讲了许多案例,印象深刻的,是关于疼痛转移的案例。
左手臂严重受伤,疼痛难以承受,医生用一面镜子去调整。
用了镜子之后,左手臂变成了右手臂,右手臂变成了左手臂。
在身体抖动的时候,尽管实际上左手臂没有反应,但从镜子中看到的是,左手臂也在动。
这种动,让患者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他会意识到自己的手臂会好起来,这样的心理会促使他忘记了疼痛。
坚持一段时间后,左手臂真的恢复了一些感知症状,这也在告诉我们,疼痛可以转移,大脑可以重塑。
还有一个案例,也使我印象深刻。
孩子在孕期,母亲也不知道遭遇了什么,使孩子大脑一侧发育不正常,出生以后,一直到两岁上,还不会说话。
医生诊断说,大脑受损,语言这块不完整,这辈子都不会说话。
父母都放弃了孩子说话的可能性,心里万分悲伤,决定孕育下一个孩子来弥补。
不料想,孩子三岁的时候,突然开口说话,并且越说越好,医生也解释不出期间的原因。
后来又去看脑医生,才说原来语言的那块脑依旧没发育,但另一块脑接替了语言的功能,就可以说话了。
这也证明,大脑是可塑的,人生就会因为可塑发生变化。
这本书从文字的层面看,的确冗长与枯燥。
但是因为书里涉及到一些鲜活的案例,来印证一些观点,就使得整体有了新鲜的面纱,失去了那些看似枯燥的外貌。
听完之后,感觉着这本书是医学与心理学交织在一起的作品,虽然说当下的医学与心理学有着庞大的分支,到这本书却让它们有着紧密的结合。
我们作为普通人,当然从心理学的层面,去发掘与我们有关的因素,让我们的大脑重塑,从而也让我们的人生重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