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生活风云亭想法
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作者: 一抹微云77 | 来源:发表于2021-03-08 09:29 被阅读0次

【文】风无情五七

      人的心思缜密而复杂,常常因追求完美而责难,因相处亲密而有料不到的矛盾。春有百花秋有月,但又有伤春悲秋之说,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人与人的关系相处亦如此。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扮演者形形色色的角色,构建成各种各样的关系网。是孩子、父母、丈夫、妻子、学生、学徒、员工、领导……褪去社会关系,我们单单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人而已。

      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五类,我个人认为分为两类就足够了,简而化之,即生理和心理两种需求。生理需求无外乎吃饱穿暖、身体健康、传宗接代及其所衍生出的性需求;心理需求即为精神方面的各类需求,安全感、满足感、愉悦感。人类短暂的一生基本就是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的过程。

      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我们总是与各种网状关系牵扯。那么在各类牵扯中,矛盾就会无处不在,然情与意总会使简单的矛盾更加复杂化。有时候有些关系如同唇与齿的关系,唇齿相依,各自安好,牙齿在固定的位置每日行使着本分的职责,而唇偏就不安生,抿嘴嘟唇,一不小心被牙齿咬到,疼痛难忍,这又是何必呢?

      亲情、爱情、友情常常会乱人心志,亲密度常常导致求全之毁、不虞之隙。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越来越熟悉,界限感会变得模糊,说话也会变的随意,忘记了分寸,矛盾如同隐藏的雷,总会在不知不觉间引爆伤了人。无论是父母与子女,还是爱人恋人或朋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一定的分寸是各类关系间最基本的一条原则。

      原则如何保持,一是不要太拿自己当回事,二是不要太不拿别人当回事。最起码的尊重一定要贯彻始终,不能因为亲密度的上升,对别人的事随意发表评论,随意给出意见或是建议,更不能打着对别人好的旗子,对别人指手画脚。

      言语的谨慎更要时刻记心间,不能因亲密无间,讲话随心自由意,想到什么说什么。或许这样做人处事有人会说你不累吗?是累点,但是这些小累避免了矛盾避开了大累。繁杂的关系网,抽茧剥丝,实质上仅剩下了利益和情意两个看似矛盾的统一体。

        人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所以追寻的各类情和意也是对自己有益的,因其满足了自己内心的需求,若刚好也应了对方的需求,那便是互利的,互利的关系囊括着亲人、爱人、朋友关系,落脚点依然是分寸感、界限感和距离感。

        作为群居动物要常记得“人群聚集之处,不是容易发生身体上的相互踩踏,就是难免发生精神上的相互践踏”,所以做好自己最重要,更要学会好好爱自己。

相关文章

  • 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黛玉五六岁进贾府,深得贾母怜爱,与宝玉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是以宝玉对黛玉要较其它姊妹熟惯一些,既熟惯...

  • 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文】风无情五七 人的心思缜密而复杂,常常因追求完美而责难,因相处亲密而有料不到的矛盾。春有百花秋有月,但...

  • 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最近在听红楼梦,对这句感触比较深,评书当中没有很多诗词,单是情节的发展脉络,尤显出宝玉和黛玉感情的起起落落。...

  • 求全之毁与不虞之隙

    在《红楼梦》第五回中有一段写宝玉“因与黛玉同随贾母一处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熟惯些。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

  • 不虞之隙

    在红楼梦里看到一句:既亲密,则不免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意思是因要求完美而常有责难,因相处亲密而常有料之不到的矛...

  • 红楼余梦

    说起林妹妹的小性儿,行动肯恼,不过是因宝玉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罢了。宝哥哥外貌俊秀富有,性情好,对女孩儿分外温和可...

  • 二十多岁要明白的一些真相

    1 人世间感情多半是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2 不论什么年龄阶段,重视你脸部的保养,它会为你带来好运。20以前漂亮是...

  • 井底之蛙 十三

    自从那次之后,再加上现实中的种种不虞之隙与求全之毁,书便成为了我的避逃薮。 很多人都笑话我是套中人,那个契诃夫笔下...

  • 读《红楼梦》杂感:第5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一、这一回说宝玉和黛玉“既熟惯,则更觉亲密;既亲密,则不免一时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越是关系好的人,越是会暴露...

  • 孟子乃真圣人

    求全之毁,不虞之誉 父母对孩子的苛求,违背孩子本性的要求是不是求全之毁。 如果用这句话的后半句来赞许孩子,会不会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fd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