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的轮回 - 谈习惯的养成

作者: 百万机器猫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19:27 被阅读309次

这周,来聊聊习惯的养成。

你正在行动,但如何让行动不止。

你正在努力,但如何让努力不息。

回望这一年,做了很多,语音写作全年不断,28篇周更作品,读书卡片200张,运动打卡360天。

有伙伴问,「如何做到这么稳定,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回答是养成习惯。

《美国心理学期刊》用以下的文字來定义习惯:

「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习惯是某种程度上固定的思考方式、意志或者感觉方式,是由以往重复的心智体验而获得的。」

习惯来自重复,习惯来自体验。

普利策奖获得者 查尔斯·都希格 的畅销书《习惯的力量》中提出,分三步走的「习惯回路」能起到重要作用。

第一步是信号,用都希格的话说:「用信号来告诉你的大脑进入自动运行模式,以及使用哪种习惯」。

第二步是形成常规,「可以是肢体性、心理性或情感性的常规」。

第三步是奖励,这能帮助你的大脑发现这个特定的回路是不是「值得记下来以备后用」。都希格说,对人类而言,奖励几乎可以是任何东西:「从能够带来生理愉悦的食物或药物到精神性的回报,如赞扬或自我庆祝带来的自豪感」

这么具体,看完是不是已跃跃欲试,但且慢。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都希格谈的是统计规律,应用时,有坑要填。

人不是机器,养成习惯常常是对抗人性,是自我的重塑。

信号

在「习惯回路」中,行动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年累月的长期循环,需要稳定的信号触发,来确保习惯的养成。

设定信号不难,但触发不易,这源于大脑的机制:对坏消息的注意大于好消息。

假如,自己设定一个信号:每天睡前运动。如果第一天没有运动,会自责,谴责自己的不应该,自律的冲动会跳出来,会调整自己。

第二天又没运动,想到前天也没运动,自责会下降,调节下降,目标被一点点的侵蚀。长此以往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老路上,坏消息会产生拉力。

哪怕有着高决心,强信念,干扰仍然会存在。随着越来越多的破例,早先的决心,也会随之消失。

信号必须够灵活、可容错,面对干扰,有应对和预防。

我用的是「狡兔三窟」,一个行动至少准备三个以上的可能信号,降低完成的风险。

比如运动,制约因素是时间,我会安排了三个时间,早起、午休、睡前,灵活选择。

平日安排睡前,外出、应酬时,安排早起,午休留作机动,狡兔三窟是减少大脑的退路,提供多样的可能,否极,泰来。

还需要注意,信号触发的不是模糊的目标,而是具体的行动。

心理学家格尔维策研究发现,仅仅设定目标,下意识会当成已完成,折损动力,搭配具体的动作,动力显著增长。

「如果在睡前30分钟,那么做一次运动」。

自我的重塑,第一步是炼骨,用信号来锤炼骨骼,聚拢起自身的力量。

行动

信号的确立,并不意味循环的稳定,人毕竟不是机器。

大脑爱新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同一件事情,哪怕再有毅力,也会厌烦。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一件事再新鲜,最长持续不过42天,往往无法超过30天,这也是为什么各类训练营不超过30天的原因,要趁热打铁。

行动的关键是,来些惊喜、造些新鲜。

在培养写作习惯时,我设定的原则:不预设主题、不预设大纲、不预设字数,提笔就写,每篇都从零开始。

每周都是一次新的探索,一切都充满了未知。大脑爱探索,面对未知,会被激活。

大脑有90%的发现是自动出现的,远比想象的有力量。相信大脑,实践认知规律,会带来惊喜的反馈。

在培养运动习惯时,我经常使用App keep。

感谢人工智能的普及,有海量免费的课程,让人有机会不断变换和尝试。也许不够专业,但有源源的活力。

大脑有90%的改变是自动涌现的,自己的自律在提高、视野在扩大,这是潜移默化的改变,是意外之喜。

在大目标下,不断给予新体验,会不断产生新活力。

自我的重塑,第二步是塑肌,用行动来锤炼肌肉,雕琢出自身的线条。

奖励

奖励,人人爱。

往往会想到物质的奖励、他人的鼓励,但这里有误区。

在艾尔菲·科恩教授的《奖励的恶果》中,用了大量的研究证明,外在奖励非但不会帮助达成目标,反而会损伤动机。

到目前为止,和动机相关的理论中,研究最深入、接受程度最广的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 和 理查德·瑞安 的 自我决定论。

动机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动机受外部因素驱动,比如分数、成绩,而内部动机来自于内心,只有内部动机才能逐渐发展出自我。

内在动机的养成,是逐步改变的过程。

首先要有一颗种子,扪心自问,如果没有期待、没有兴奋,那还是不要尝试。

体验从外在开始,打卡、互赞,都是相互的动力,帮助自己启动。

接下来是认同和融合,想清楚和你的关系,找到对你的意义,认同才能内生。

在体验中反复地问自己,「对我有什么价值」,这种价值的意识会引领融合的发生。

最后是内在的声音,内心充满丰盈。当你做一件事,不是为了这件事带来的结果,而是为了这件事本身,是因为这些事情给你带来的乐趣、享受和内在的满足感。

在习惯的养成中,奖励是分阶段的,是动态的,从外在奖励开始,逐渐演变到内在奖励,奖励的演变带来习惯的养育。

一年前,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写作、为什么要阅读、为什么要运动?我会谈痛点、谈目标、谈愿景。

现在有人问我同样的问题,我的答案是:就是喜欢做这件事情,是的,就是内在的喜爱。

自我的重塑,第三步是修心,用奖励来熔炼内心,激活自身的热量。

瑕疵

习惯并不万能,在斯坦诺维奇的《超越智商》中,提醒要注意「非洗烫衣服类决策」。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99%的事情,归于“洗烫衣服类决策”,我们必须完成,并且没有机会比其他人完成的更好,且没有什么太大价值。

偶尔我们会作出一些给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事情,比如决定结婚、生子,也就是说,生活是被为数不多的事情所掌控的。这些支配我们一生的决定,大概只有二三十个。

这些「非洗烫衣服类决策」通常是很特别的,会导致直觉毫无用武之地。这些数量很少、不经常发生的事情使得潜意识的机制没有机会学习到启发的信息。

如果这些事情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从进化角度来说,没有太多加工此类信息的经验,因此,不会有进化适应性的潜意识模块来帮助我们加工相关信息。

此时有瑕疵,也许要用理性,让自己走出习惯。

轮回

炼骨、塑肌、修心。

养成实则不易,沿着习惯回路,给自己设置挑战,寻找乐趣,发觉动机。

新体验带来新经验,新经验带来新习惯。

不仅关乎行动,还关乎沉淀,更关乎蜕变,这是体验的轮回。

首先,我们培养习惯;然后,习惯养育我们。

用习惯来磨练思维,用习惯来助推成长,这是人生的循环。

愿在养成新习惯的道路上,与你并肩前行。

愿在养育新自我的道路上,与你携手共进。

相关文章

  • 体验的轮回 - 谈习惯的养成

    这周,来聊聊习惯的养成。 你正在行动,但如何让行动不止。 你正在努力,但如何让努力不息。 回望这一年,做了很多,语...

  • 谈习惯的养成

    很早以前我们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环顾四周那些令我们敬...

  • 谈习惯的养成

    自9月21日荡口古镇灯光节开幕以来,荡口古镇迎来了省内外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人流量暴增。 古镇如此热门,这是好事吧?...

  • 谈习惯养成

    常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真的很有道理。9月份开始长距离上班后,休息了一个国庆节假期,十月份已经明显适应了,不再那么...

  • 2017-10-30

    体验、天天公司投票、不知不觉之间养成了习惯。 精进、养成一种习惯就改变以前的习惯、

  • 习惯的养成

    今天想要谈一谈关于习惯的养成。 通常说,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这只是初步建立了一个反应,真正的习惯养成,还需要坚持...

  • 觉察20181007

    每21日养成一个习惯,体验NLP知识。养成一个坚持一生的小习惯 今日开始体验价值转移,转换,扩大。

  • 习惯

    我们都想成功,一说到如何成功肯定要谈要自律,谈要养成好习惯。 可如何养成好习惯呢?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问,去问那...

  • 小谈习惯养成

    2018过了半个月才想说写写过去这一年的总结。想来想去发现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许多小习惯的养成。 首先坚...

  • 谈学生良好的习惯养成

    今天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在做课堂作业本的时候,一名管同学说:“我没有发到数学作业本”,数学的作业本是每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体验的轮回 - 谈习惯的养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ojc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