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人们用神话抚慰了人类登上月亮的梦想,吴刚的痴情,奔月而去。然而,那毕竟是神话故事,在那个时代,奔月也仅仅是存在于故事当中。或许敢于欺骗世界的巫师神棍曾放言到月宫,但也只是用谎话欺骗世人罢了。到了科学普及的时代,神话故事里的情景被打破,人们也终于相信月亮上没有月宫,更没有月宫里的嫦娥。
到了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富有想象力的美国人展开了登月的计划,据说他们是登月了,且有照片和相关的视频为证。也有人说,登月原本就是美国人的一个骗局,关于这种骗局和真实登月的讨论,至今已几十年,是否已经登月,据称首位登月的阿莫斯特朗应该是最清楚不过了。
从那个年代以后,再没有人登上月球。飞邻月球的附近,有中国的飞船,也有日本的飞船。中国人没有登月,中国人的飞船却是在不久前在月球着陆,“嫦娥四号”载誉而归,却是没有偶遇神话里月宫的嫦娥仙子。
从此,中国神话里的美丽的嫦娥仙子的形象变的缥缈,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了飞船飞到了月亮上面,那里根本不是美丽的嫦娥仙子的家。
时代的进步会让一些神话变成现实,比如人类的登月之行,尽管打破了一个美丽的故事,但是却真实的实现了人类的梦想。
爱迪生1879年发明了白炽灯,中国古典预言中的“灯头朝下”变成现实,并且风吹不灭。爱迪生生平两千多项的发明彻底颠覆了人类的生活,很难想象没有电影和留声机的百十年,人类的精神文明将是怎样的停滞。
今天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里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话“如果图书能做成电脑胶片,纳入腹中,或者放映在脑子,则书房就成为不必要的了”那时候还没有电脑的芯片技术,其实实现数据的储存是不需要胶片之类的介质,那时候大约胶片是最强大的储存了。如果梁实秋先生活到现在,那他估计也不会舍得他那“汗牛充栋”的图书,至于甩掉书房的累赘也不过是个随意的畅想罢了。
刚开始读梁实秋先生的《书房》的时候,内心为自己没有一个独立的书房而局促,文章最后一句戏言顿感释然放松。当代,一个手机握在手里,想要看的书,要查的资料,都是一瞬间就可以在眼前展现。如果只是论梁实秋先生所述的书房的功能,一部手机基本是可以媲美大部分的书房了。起码,我是有了一部手机。
未来,如果最有可能的把知识直接装到人身上的办法,恐怕就是芯片技术了,到那个时候人们就不用学习了,只需要把芯片做一下写入。还有,各种考试恐怕也将退出人类的世界。
你想到的未来都可能发生
网友评论